2)第九十三章 安南大理之局_浪荡皇帝秘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纷跑来加入。由是声威更威,天朝恩威远播穷山恶水之间。

  安南王得知消息,气得七窍生烟,失去理智之下,命人将天朝使团中剩下地人通通打断一条腿,再扔进死牢中。要不是硕忌天朝的报复,早就将他们千刀万剐了。

  安南王为了应付贾续这一支敌对力量、不得不从围攻大理的大军中,抽出一部分兵力去迎击贾续所部,同时更加疯狂的进攻大理城。

  大理城内外死伤狼籍、连城外的护城河都被染成了通红通红的颜色,已快支持不住了。

  贾续就是在这种局面下传来的奏折。

  殿上文武百官得知这些情况、一时间群情汹涌、一个二个义愤填鹰,竟少有的意见高度统一,要狠狠的惩罚安南国、绝不姑息。

  与对北方的游牧民族不同、虽然在天朝人眼里同样属于蛮夷,然而北方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往往使朝臣深深忌惮、有时甚至谈之色变。

  因为北方胡人拥有冷兵器时代最重要的战争物资——马匹,游牧民族全民皆兵、而且都是可怕的骑兵、所以才能屡屡骚犹天朝边界,乃至大举南侵、对天朝造成重大威胁。

  而南边的蛮夷则完全不同、若论强悍、南边山林里的蛮夷未必比草原胡人逊色、然而他们没有马匹,全是步兵、面对天朝压倒性的国力人数优势、压倒性的科技技术优势、压倒性的组织训练优势……南方蛮夷再强悍也没用,除了俯首称臣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同样为天朝人看不起、但是对北方胡人的看不起当中、夹杂着那么几分畏惧心理;而对南边蛮夷却具有完完全全的心理优势。不服就狠狠的打、不用讲客气——天朝尊严不容冒犯。

  朝堂上一片喊打喊杀之声、就连最保守怕事的大臣也赞成对安南用兵、唯一的顾虑只在地理方面,安南国路途遥远,而且出了国界一路上都是穷山恶水之地,荆棘遍地、毒瘴丛生,远征得要克服地理方面的困难。而一旦打下谅山、往安南国都便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就必胜无疑了。

  朝中文武百官就何时出兵讨伐安南进行商讨、除了极个别者之外,绝大多数人都主张暂且不动用京城驻军,待征西域的兵马回京再说。

  天朝总兵力虽多、可是真正能打仗主力、也就是禁军中的部分精锐和御林军、禁军精锐中十万步兵出征西域还未返京、另十万骑兵去了高丽半岛、已经抽调得差不多了,御林军为皇帝亲兵、自然不能乱动的。

  京师乃天朝之心脏、不论任何时候、都得有重兵拱卫、实不宜再从京城派兵南征了。朝臣普遍认为应该等柳长风的西域远征军五万人班师还朝回到京城后、再大举出兵讨伐安南,目前且按兵不动就是。

  对于贾续在两国边界一带的做法,朝中大臣颇有微词。认为贾续的使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