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三十五章 这该死的压迫感_我全家都带金手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满山不在,需要提前存放留作酿酒使用。

  但是这六个大缸都是托人想办法买的。

  以前满山家的水缸和水桶之类的,又全放在左家灶房那面留着用了。

  所以说,想多存水,大水缸只能慢慢再添置,才能将吴家以前的堂屋彻底变成左家的水房。

  为方便,左撇子还在这间“水房”里,花十五两银钱新添了一口室内压井。

  至于其他那些打通的空屋子,除了留下一张二米的小热炕,炕边是铁炉子,想着留作“打更”住住,剩下的所有空地,全部成了搅拌酒糠的酿酒场地。

  墙边还堆着一排排存储的空酒坛子,随用随取。

  只坛子就花了左家一百五十两银钱。

  左撇子掐指一算,这些存货,好像还不够用呢。

  本来还要继续预定镇上的酒坛,但朱兴德给拦住了,说再买酒坛,买那种特制的,坛子从窑坊里烧制出来就刻有“花清酿”字样,留作精装酒的酒坛。

  而选择搅拌粮食不怕沾味道,但酿的过程要离远一些,所以说,别看买下吴家这院落,真正酿酒滤酒蒸馏的地方,仍旧要选择仓房或是偏房,而不是在正屋里。

  正屋里基本留作存货和翻拌场地。

  另外,吴家正屋后窗户这里,也有所改动。

  现在推开一排窗户,猪食桶是直接能递出去的。

  老吴家以前整个后园子,现在变成了一排排阔气的猪圈儿石头房子。

  眼下天气有些上冻,挖地基全靠一把子力气却也敌不过有些费劲,盖住人的房子指定是不行的,毕竟一个房子恨不得要住几代人,需要结实些。但盖猪圈儿还算不孬。

  这猪圈儿在不差人又不差工钱的情况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盖了起来,连上左家那面,宽敞的猪圈房子里面有许多隔断,如若按照两头猪住一个标间,左家往后都能养得起上百头猪不犯愁。

  猪圈儿竣工那日,惹得多少人来看。

  外村路过要去镇上赶集的村民,都会特意停停脚来左家瞧瞧热闹。

  曾有村民见到左家阔气的大猪圈感慨:“咋感觉比我住的房子还好呢。猪吃饭的槽子也全是一溜新的。”

  有人附和:“真的,听说就这样还不行呢,再拾掇下去,左家养猪这架势,比我家养孩子还精细。”

  总之,当日大伙嘻嘻哈哈,说啥的都有,望着那阔气的一排一排猪圈儿都感觉新鲜。

  左撇子为此还找过吴家那东面的邻居,登门了。

  他现在是名人,有点登谁家门,谁家面子有光的意思呢。

  要说,左家为啥相中老吴家房子了,吴家东面的邻居离的远,那家把房头,相邻咱这面是个大园子还有柴火垛。

  左撇子不好意思对那家表示:“多亏两家离的比较远,但也可能大夏天,小风一刮会臭,这实在是对不住。”

  可是必须要盖在吴家这里。

  因为他老左家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