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七章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_我全家都带金手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罗峻熙多,一呼一哈,热气到了围脖上,再沾上淌出来的大鼻涕,只几天光景也再没了出发时的威风凛凛。

  大约又走了两个半时辰后。

  朱兴德拽住缰绳回眸看向队伍,不行了,得歇歇。

  人不歇、骡子马还有老牛也要歇歇的,要喂食。

  “柱子。”

  二柱子拿出他德哥的虎枪向队伍打手势。

  后面二十辆押车的小子看懂后,立即开始歇脚,且相互配合极为默契的干活。

  只看,这支队伍极为训练有素。

  有人很自觉的跑向路边搓雪,将残雪弄回来煮水喝。

  有人掏松树塔。出发前带的燃烧物是松树塔。

  靠着寒山就是好。

  这玩意儿烧起来,比啥都热乎,还不像柴火那么不好烧,不像木绊子那么占地方且很沉不好带。

  松树塔是各村好心人捐的。代表人物大王村大黑胖,她家就没少白给老左家。

  这东西不贵重,秋天那阵上山就能捡到,附近十里八村好些人家有存货,你一土篮子我半框的,就能成全左家的运输队伍。

  此时,松树塔燃烧起来,给寻来的残雪烤化了,弄温乎的一大半给拉脚的骡子喝,一半给人喝。

  有小子们要是饿了,还会从车头取出冻的梆硬的大饼或是三合面大馒头,用根棍一扎,放在火苗子上烤糊吧的再就着热水咽下吃。

  关于口粮这一块,左家真没抠。

  挡不住最高长辈、人家秀花就不是那种小家子气的人。

  秀花特意在出发前,组织好些老姐妹给蒸干粮。

  那时,村里人通通知晓这事儿,听说蒸了好些锅呢,三合面馒头咋的了?三合面也要浪费不少粮食呢。所以大伙本以为跟着运输的小子们一路就吃这个了,结果秀花公开表示:“谁说的?咱家哪里是不心疼孩子的人,这只是零嘴。”

  没错,零嘴。

  左家人在朱兴德他们出发前就商议过,打算一路走,一路只要见到歇脚地儿就不要抠门,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就算遇到那种官家驿站,吃喝很贵,也要保证只要歇下前就要有热汤有肉有干粮。

  路上行走遭罪,歇脚就要幸福感足一些。

  务必保证每走五天,让这些小子们吃顿细粮,比方说肉丝面条了,或是馄饨之类的。

  而村里老太太蒸的干粮大饼子,给孩子们一路带着,一是以防有什么意外别在外面饿死。二是,哪个小子万一在路上馋了或是饿了,掏出来烤烤就能吃。

  反正大冬天的,不怕坏,放在车头绑着,每车绑一兜子,想吃就掏出来啃。

  还别说,这些干粮,目前看真起了大作用。

  朱兴德都饿了,下了马,他瞅了一眼那些烤馒头的小子。

  二柱子立马咳嗽一声。

  然后就一定会出现几位非常有眼力见儿的小兄弟,举着热乎的馒头跑过来:“大姐夫,三姐夫,柱子哥,给。”

  可见,这些跟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