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九章 历史提前_大叛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富贵根本不屑一顾,辅助人君登上大位,并开创一个新时代,一展自己抱负这才是他真正所希望的东西。

  邬思道和朱怡成初见的时候,朱怡成还仅仅只是一个大都督,并未表露自己的身份,而现在他却已是九五之尊了,这些日子,可以说朱怡成是在邬思道的注视下飞快成长起来的。

  今天,朱怡成使出帝王手段,以惩戒张冉为由不仅轻而易举化解了他的尴尬,相反还使得臣子对他敬畏有加,进一步牢牢掌控大权。这点,邬思道比任何人都清楚,而之后朱怡成又把他请到这里,直言不讳地点明之前的事,又显得坦然大气,不得不让邬思道感慨如今的朱怡成已有了十足的帝王风范。

  朱怡成的成长,让邬思道感慨之余又不由得为之骄傲,更加重了他内心中辅助朱怡成成就真正王霸基业的信念。对于这点,朱怡成其实也清楚,正因为他清楚邬思道和朝廷中其他官员的不同,这才会以半师半友之礼相待,并说这样的话。

  “皇爷明见!”邬思道思索片刻道:“内阁制虽有好处,但决不可取!我大明历朝,除洪武先帝和成祖外,有拓疆开界,宾服四夷之壮举,但成祖之后,皇爷可见那位先帝做到这些呢?其原因无非就如皇爷所说,内阁分了皇权,导致皇权旁落,皇帝再也无所作为。再加上司礼监同内阁争夺,形成皇帝、内阁、司礼监三者相互牵制,导致内耗不断,最终因党争和流寇四起至使国难发生,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故内阁制绝不可行!”

  朱怡成没想到邬思道要么不开口,一开口就直指内阁制的弊端,同时表现出他绝对站在皇权一边的态度,这令朱怡成心中大喜,自己请邬思道过来前虽已有些把握,觉得邬思道应该会站在他这边,可没想他的态度如此坚决。

  “先生说的极是!这也是朕一直所顾虑的,内阁制虽好,却内耗严重,而且长久以往更容易形成党争。”

  “没错。”邬思道点头道:“其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清廷如今就未完全用内阁制,只建立内阁但又同时使用上书房大臣制度以替代内阁。两者从结构上类似,但其权利却大不相同,皇爷或可采取这种制度稍稍变通施行。”

  “这个不瞒先生,朕也考虑过,不过清廷的上书房大臣职权也不小,你可别忘了清帝康熙在北征时索额图之乱,如果不是当初康熙运气好,差一点儿就身死大漠了。”

  “这个……。”对于此事,邬思道是知道的,康熙北征时期在京的索额图为扶持太子登位,直接利用他上书房大臣的权威指示边关断掉了大军军粮,如果不是康熙在蒙古另有安排和手下费扬古从其他地方紧急调粮,别说打赢这仗了,弄不好全军覆没。

  邬思道静静细想着,一时间没了声音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