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5章 民心可用_三国小侯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月二十二日,惠风和畅,阳光明媚。

  一辆马车,在山下停靠。

  刘修身旁站着蒯祺、庞统和邓艾,此次离开,蒯家其他人没有来,蒯祺来了。邓艾正和母亲作别,邓艾昂着头,一副小男子汉的模样,没有一丝的离别离愁,邓艾的母亲,却非常担忧。

  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等人,亲自来送别。黄月英站在黄承彦的身后,依依不舍的看着刘修,份外留恋。

  刘修挥手和众人告别,然后登上马车。

  蒯祺、庞统和邓艾也拱手告别,随即登上马车。

  邓展率领岳山和邱豹,以及文聘赠送的四名士兵,保护马车前行。

  “轱辘!轱辘!”

  车轮转动,马车行驶的速度,渐渐加快。

  不多时,已经消失在庞德公等人的视线当中。

  马车走出不到五里路,却突然停下来。邓展骑马来到马车的旁边,道:“公子,官道上有鹿‘门’山的村民拦住了道路,说是听说您要离开鹿‘门’山,他们要向您道谢。”

  刘修撩起马车‘门’帘,放眼看去,只见几十个衣着朴素的老农站在路上。

  这些人,都是鹿‘门’山附近的农户。

  刘修刚上鹿‘门’山的时候,他们遇到了干旱,上山找庞德公求救。刘修适逢其会,制造了筒车,解决了鹿‘门’山干旱的困难。

  这件事,刘修已经忘记了。

  然而,山下的村民却记得清楚,记住了刘修的恩情。

  刘修走下马车,村民连忙迎了山来。

  “修公子,听说您要去攸县赴任了,您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了。老汉这里有些‘鸡’蛋,都是自家的,您带上,路上吃。”

  “修公子解决了干旱,我们一家五口,都感‘激’您的大恩大德呐。家里没什么送的,俺在山上猎了一点野味儿,您带上吧。”

  “没有修公子,我们恐怕今年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修公子此去,一定要步步高升。”

  一个个面‘色’淳朴的百姓,你一言我一语。

  言语中,都是对刘修的感‘激’。

  对百姓而言,解决了干旱的问题,就是救命的大恩情。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对他们好,他们记得非常的清楚。刘修离开襄阳的消息传开了后,他们商量了后,一起来为刘修践行。

  刘修看着这些百姓,心中却是惭愧不已。

  对百姓,他其实没有功劳。

  当初设计出筒车,并解决了鹿‘门’山乃至于荆州的干旱,是因为庞德公的要求,是庞德公让他解决问题,所以才有了筒车。

  然而,百姓望着刘修,却是感恩戴德。

  这一幕,令刘修心中感动。

  刘修走到村民的前方,拱手揖了一礼,道:“乡亲们,谢谢你们。其实,我真的没有做什么事情,当不起你们如此爱戴。”

  聚集的百姓,却是纷纷摇头。

  百姓的心思很单纯,他们就是很感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