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73章 羊圈_秦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是夜,在洮水西岸扎营休憩时,秦军士卒架起篝火,宰杀后大块大块的牦牛肉串在木棍上,烤得七成熟,撒上带来的青盐,亦是一道美味。

  一边大快朵颐,黑夫也与李信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主要是关于高鞍与马镫。

  “我虽是南人,只打过步战,但也听说,秦军选拔骑士的标准是,选取年龄在四十岁以下,身高在七尺五寸以上者。必身强力壮,行动敏捷迅速超过常人;能骑马疾驰并在马上挽弓射箭,能在前后、左右各个方向应战自如,进退娴熟;能策马越过沟堑,攀登丘陵,冲过险阻,横渡大水。如此,方能在战场上追逐强敌,以寡敌众,这种人称为武骑士!”

  在没有高鞍和马镫的年代,骑士只有更强化的训练才能弥补,所以才有如此苛刻的标准。

  “敢问将军,此行数百骑中,能当得起‘武骑士’之名者,有多少?”

  李信当然知道自己的手下人都是什么水平,不假思索道:“不超过五十人,均为骑吏以上。”

  秦军制,五骑一长,十骑一吏,百骑一率,二百骑一将。而在冠绝天下的陇西骑兵里,大概只有十分之一是精锐的“武骑士”,其他人的骑术也不算差,至少要比黑夫好……

  车兵也有类似的选拔标准,称之为“武车士”,黑夫知道,赵高就是武车士出身,也是个武艺高强的家伙。

  按这两个标准算,黑夫再练五年也不够格,成年后才学骑马的南人,是永远无法同少年时就在马背上滚爬的北人相提并论的。与三岁骑羊,八岁骑马,人人皆能挽强弓的胡儿,更没法比了。

  黑夫又问:“但若装备高鞍马镫,将军以为,麾下有多少人能成武骑士?”

  李信今天已感受过高鞍马镫的便利了,高鞍让他骑乘时更为舒适、稳固。马镫则让他双脚像踩在地面上一般,不必再像过去一般,双腿在马腹的两边空荡荡地悬垂着,没有任何支撑,要双腿用力夹住猛烈颠跛的马,才能保持自身的稳定。

  双手得以完全解放,过去做起来很困难的驰骑彀射,前后、左右、周旋进退,也容易了不少。

  可以想象,若此物由他手下的骑从们使用,亦有相似的功效。

  略为沉吟后道,李信道:“那样的话,五百骑中,至少有一半可称得上武骑士!”

  “正是如此!”黑夫拊掌,果然,让李信试乘过一次,比他空口白话描述强多了。

  除了让强者更强外,在训练时,高鞍马镫亦能让秦骑训练周期大大缩短,三年后,数万骑兵入河西,取河套并非梦想。

  西拓不比南征,肯定是要车步骑协同作战的,尤其是对河西、河套的战争,需要动辄千余里的长途行军,没有高鞍马镫,几乎无法做到。

  这也是黑夫向李信展示这两物的目的。

  “我想请将军与我一同上疏,提议于陇西、北地、上郡、内史,各建一支骑兵,募关西娴熟弓马的良家子入伍,使之装备高鞍马镫,在内县秘密训练,必使人人皆为武骑士!三五年后,必有大用!”

  黑夫这个南方人举着高鞍马镫去提议的话,恐怕会被人说成是“南人言马,北人挥楫”呢!就算被皇帝认可了,那些傲娇的三郡骑从,说不定还会想羌璜一样,因为对自己骑术的骄傲,排斥使用,平白闹出些麻烦来。

  但与李信联合上疏就不一样了。

  天下最擅长玩骑兵的将军都说好,谁还能有异议?

  这种如虎添翼的好东西,李信当然乐见其成的,不过,他却注意到了黑夫说的”秘密训练“四字。

  “右庶长是觉得,此物不可轻泄?”

  “然!此乃国之利器,不可以轻示于外人!必藏而后用,三五年后,再打胡戎一个措手不及!待高鞍马镫大放异彩后,秦的羊圈藩篱,便能延伸到千里之外,将河西、河南、河套统统圈进来,丰饶牧场皆为秦所占,开荒屯田,移民驻军,建立城郭!”

  黑夫道:“到那时,便只有两个选择摆在胡戎面前。”

  李信了然,将军眼中溢满光彩,将一块牦牛肉递给黑夫,笑道:“是在圈内当待宰的羊,还是去戈壁滩涂做饿肚子的狼?”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