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9章 何去何从_逆流之我是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月便获得了哥大博士学位,他在美逗留至今,是在等着他的博士论文发表。

  不负众望,德榜兄的博士论文《铁盐鞣革》全文刊登于《美国制革化学师协会会刊》。

  德榜兄的这篇博士论文十分浩瀚,以至于一期《美国制革化学师协会会刊》用尽全部篇幅,也才刊登了《铁盐鞣革》的一半。故而《美国制革化学师协会会刊》分两期连续刊登德榜兄的博士论文。由此可见,德榜兄的这篇博士论文在美国化学界的学术地位。

  “德榜,归国之后,大展宏图。”周先生与德榜兄握手,两人相识七八年,情谊极其深厚。

  “我出身贫寒,家境浅薄,赴美八年,幸得周先生照顾,方才有我今日。”德榜动情说道。

  “教育事业,科学研究事业,亦或民族工业,皆是为国服务,德榜一路平安,登车那日,我就不去车站了。”

  德榜兄的归国路线是从纽约坐火车到旧金山,再由旧金山登船走太平洋航道至上海。

  中国的一家制碱公司已聘用德榜兄,归国之后,德榜兄将立足于实业,在化学工业领域为我国献力。

  中国同学会的这些留美生,学文科的就很多,学理工科的较少。

  德榜兄所学之技艺偏向于应用化的工科,置身于中国当前的大环境,德榜兄去大学里面做科研,不如去企业做工业化应用。

  李康平没有看过德榜兄的博士论文,但他晓得,德榜兄这种应用化学家的研究成果,必然涉及应用专利。

  “德榜兄,你博士论文的化学专利,是如何处理的?”李康平问。

  德榜兄略显无奈的说:“有那美国化学公司,买断了我的专利。”

  现如今美国的态度是,你们这些优秀人才人可以走,专利留下。

  若专利优秀,人更优秀,怕是人和专利都走不了。

  研究物理,必须满足几个条件:资金、设备、人才梯队、学术环境。

  若作扩大化应用,还要考虑到一个国家的整体工业水平。

  若是举国项目,又涉及当局的态度。

  且举国项目,需要的资金、设备、人才梯队、重要资源的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

  以上种种,注定了现阶段的李康平只能在国外研究物理。

  李康平深切感受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关。

  国家强大,则科学家无后顾之忧,可施展毕生所学助国家更加强大。

  国家尚未抵达强大的程度,则科学家有所顾虑,不但英雄难有用武之地,且人身安全有可能得不到保障。

  如果我在国外太过卓越,往后余生,恐怕难以返回祖国。

  如果我在国外并不卓越,往后一百余章,读者怕是要弃书。

  一边是我的个人安危,一边是读者的消费需求,两难境地,何去何从?

  李康平权衡之后已有抉择,不管如何,我应该先卓越起来。

  卓越之后,能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