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千一百七十三 郭鹏并不在意自己需要付出多少代价_东汉末年枭雄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得到三家经典的皇帝,已经有了可以对接下来两家发起破袭的能力了,如果这两家答应固然很好,如果他们不答应,郭鹏也不怕。

  郭鹏已经有了余裕。

  所以接下来的两家,贾氏和桓氏,郭鹏是一起接见的,地点在奉天殿偏殿书房内。

  时间是在郭鹏已经从荀氏和孔氏拿到了肯定的答复、并且做了一定的准备之后。

  就算谈不拢,他也能抢占先机发起攻击的那种情况之下,他才接见了桓氏和贾氏。

  作为新晋顶级豪门,贾氏和桓氏这段时间也都在疯狂地招揽门生,扩充势力,生怕自己落在后面,成为五家豪门的垫底存在,为世人所耻笑。

  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当然要一较长短,况且除了孔氏以外,无论是只剩一个空壳子的袁氏还是势力威望大损的荀氏,都已经不是贾氏和桓氏的对手了。

  无论是族人数量,还是家学资质,如今的贾氏和桓氏都已经超越了袁氏和荀氏,只有孔氏较两家更有底气一些。

  所以在这两家看来,比不上孔氏还情有可原,若比不上袁氏和荀氏,那简直就是个笑话。

  贾逵的个人修养不错,还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桓典已经不是很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了,整个人都有些飘飘然,走路都像是在飘。

  不是每个人在面对诸多吹捧的时候都可以维持不膨胀的心态的,相反,膨胀的才是大多数,不膨胀的是极少数。

  贾逵是极少数,而桓典毫无疑问是大多数。

  所以当郭鹏接见两人的时候,就感觉贾逵和桓典完全不同。

  一个深沉内敛,一个张扬外露。

  于是郭鹏照例客套一下。

  “贾卿和桓卿近日以来都是春风得意啊,听说前往拜见你们的人络绎不绝,都快要从你们府门口排到洛阳正门门口了去了,哈哈哈哈!”

  郭鹏的语气很轻松,桓典也就觉得这是皇帝在唠家常。

  “全赖陛下恩德,如今,哈哈,却如陛下所说,来拜见的人的确很多,不过,那些趋炎附势之徒,桓氏也相当厌恶,绝对不会接纳。”

  桓典这话说出来有点奇怪的味道,听的郭某人很开心。

  “陛下所言甚是,臣也觉得这样不太好,所以屡次告诫族人不要接纳太多人入府,否则鱼龙混杂,也不知道这其中有些什么人,有些什么想法,族人有所收敛,但还是不够,臣会继续督促族人。”

  贾逵表达的意思就和桓典完全不同。

  以至于桓典有些惊讶的看了一眼贾逵,搞不懂他这种向皇帝认错的语气是怎么回事。

  他们做错了吗?

  他感觉没有。

  这一切,都是正常的,是他们帮助皇帝放翻了其余九家家法之后理应得到的回报,是皇帝认可的回报,太正常了。

  所以贾逵为什么要认错。

  看,皇帝都笑了。

  “贾卿,孤没有怪罪你们的意思,孤只是觉得好笑,之前那些信誓旦旦言之凿凿说要和你们势不两立的士人,现在一转眼又去求你们,请求加入你们的学派。

  这就不得不让孤感到疑惑,这群士人到底是为了什么而读书,为了什么而做官,因为不能做官就放弃原先的学派,背离原先的老师,这样的人,难道可以接受他们做官吗?”

  郭鹏说了这样一番话。

  桓典觉得皇帝说的有道理,但是这似乎不是皇帝应该在意的事情,毕竟如何招揽门生,那可是学术宗派的事情,皇帝也不应该干涉。

  所以桓典对此只是很平淡的表示。

  “陛下所言甚是,这种人没有风骨,臣也非常鄙视他们。”

  而贾逵则表示的更为具体一些。

  “这种人朝秦暮楚,绝非良善之辈,让他们进入朝廷,恐有不可预料的灾难,陛下所言甚是,臣知道该怎么做了。”

  郭鹏点了点头,笑着和他们两人谈了谈一些家长里短之类的小事,然后就让他们离开了。

  当天稍晚些时候,郭鹏单独召见了贾逵。

  “贾卿,知道孤为什么召见你而没有召见桓典吗?”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