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220章 来自于权臣的强势镇压_北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廷要调动兵马,还需要经过百官同意?是那条律法上规定的,还是太祖太宗,甚至先帝在位的时候,留有祖制?

  如果有,拿出来让老夫看看。

  老夫若是看到律法上,又或者祖制上有这么一条。

  老夫甘愿辞仕,回华州老家去种田。”

  满朝文武闻言,有些哑火。

  朝廷的律法、祖制里面,限制武将专权的规矩有很多,准许文臣插手战事的也不少。

  可唯独没有让百官们干预调兵遣将的权力。

  为了拉拢文臣,太祖、太宗,乃至于先帝,一步一步退让,已经退让了很多了。

  可唯独在这件事上,一步也没有退让。

  调兵遣将,那是皇帝唯一紧紧握在手里的权力。

  暂许给了谁,谁才有权力去调兵遣将,没有暂许给谁,那调兵遣将的权力,就一直握在皇帝手里。

  太祖在朝的时候,那些个文臣一个个都是在战场上磨砺过的,人家懂战事,知道战事,所以人家开口指责朝廷用兵,太祖会听取一二。

  太宗在朝的时候,紧紧的握着手里的调兵遣将的权力,谁也没有分润。文官们上书指责朝廷用兵的时候,他会听,也会用,但唯独不会把手里调兵遣将的权力给他们。

  先帝在位的时候,过于热爱和平,手里握着调兵遣将的权力,也很少用。

  而且偶尔还会把手里的调兵遣将的权力借给文臣们玩玩。

  正是因为这三位,对文臣们过于优厚,过于忍让,才让文臣们忘乎所以的以为,朝廷调兵遣将,还需要经过他们讨论、允许。

  可朝廷真要是把调兵遣将的权力给文臣的话,那太祖何必去杯酒释兵权呢?

  他的目的不就是紧紧的把兵权抓在自己手里吗?

  又怎么可能在抓在手里以后,又分润出去?

  太祖皇帝害怕有人效仿他,夺了大宋的皇位,所以才从武将手里收走了兵权。

  难道他就不害怕文武皆备的文臣效仿他?

  所以从始至终,文臣们都没有调兵遣将的权力。

  他们当监军的时候很嚣张,想干嘛就干嘛,看领兵的将领不爽,就能从他们手里夺权,就能临时插手战事。

  但真要是从头到尾的去调兵遣将,你让他们试试,看谁听他们的。

  百官们被寇准怼的说不出话。

  垂拱殿上静悄悄的。

  良久以后。

  王钦若咬牙道:“我等虽然无权调兵遣将,但是对于朝廷出兵,对于朝廷要作战,我们有参政议政的职权。”

  寇准瞥向他,淡然的道:“垂拱殿这么大,你随便参政论政就是了。老夫又没有拦着你。”

  “你!”

  王钦若想发火。

  寇准却没给他发火的机会,只听寇准又道:“但老夫身为太师,身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身为总摄国政,有临机专断之权,也有决断政务之权。”

  寇准的言外之意,就是告诉王钦若,以及百官。

  你们怎么论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