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0盐场专营_大明圣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芦盐场一地,就能产盐三百万吨,纵然此时技术粗糙,达不到后世的程度,但十分之一也能期望一下。

  如此一来,光是长芦一地,就能供应半个大明了。当然,盐多了,便宜后,百姓吃的多,需求就多,但就算如此,晒盐法的广阔前景,还是能看的到的。

  “既然诸位都同意推广晒盐法,那这盐业如何管理,该拿出一个章程来。”朱由检慎重道。

  上次只是一个大概的说法,到底如何运营,没有具体成法,今天要商量商量。

  “晒盐法推广后,盐场官府专营,决不再交给商人专营。”朱由检斩钉截铁道。

  汉唐以降,盐业都是官府专营,也就宋朝开始,引入了商人,然而大明对商人的管理完全没有宋朝规范,却又学着引入商人,最终导致商人失控,盐法崩溃。

  就算万历事情有所改革,依然无法挽救,一年盐税,仅仅百余万两,堪称历朝历代的笑柄。

  深知其中弊端的朱由检,绝对不会再次将盐法交到商人手中。明末的商人根本就是扭曲了,完全没有一点国家的观念,这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要命产业,是决不能再次交出去。

  钱龙锡和徐光启对视一眼,皇帝话语中的决心,他们全都哦体会到了。

  “理当如此。”徐光启点头道。

  “应当如此。”其他人附议。

  “不过,微臣以为,当以长芦为试点,待看见成效后,在推广到两淮和广东。”钱龙锡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此,既能给盐商们时间缓冲,也能有个显而易见的东西,介时推广起来,更有底气。”

  江南历来都是文官集团力量最盛的地方,想直接在那边推广晒盐,肯定阻力极大,但长芦盐场改革见到成效后,那就不同了。

  如今海运渐渐成型,一旦长芦盐区的食盐顺着海运南下,能直接打垮两淮盐区,到时候倾覆重压之下,两淮盐场的改革才能顺利推行,那些利益既得者才不会推推搡搡,不当回事。

  当然,钱龙锡也是有私心的,这样一缓冲,能让他这边的人有所准备,长芦盐场皇帝要带着勋贵玩,吃不下多少肉,能在两淮盐场吃下些肉也不错。

  “此为稳妥之策。”熊文灿想了想,也同意道。

  石碣山的袭击,让他知道,为了利益,这些人能做出多么疯狂的事情,缓一缓也好,起码能让这些人清醒一二,不至于做出不可理解的事情。

  两个宰辅同意了,徐光启也没反对,这其实也是他希望的,商人搀和进来,败坏了盐法,这是有目共睹的,如今既然有个机会剔除出去,那是好事,怎么能反对嗯。

  只是,这只是一个基调,既然官府专营,那该如何专营。徐光启直接提出了这个问题,当然,说话的时候,他是看着皇帝说的,圣上心中显然腹有韬略,先看看再说。

  皇帝是个有见解的主,最好先听他说,不然每次自己说些什么,然而被反驳了,时间一久,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会下降的,也给人一种自己和皇帝不和,没有能力的印象。

  其他三人显然也打着这种主意,没有说话,而是目光灼灼的看着胸有成竹的皇帝。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