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三章 晋大学士_大宋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义心中正在滴血。

  稻种好用,推广是必然的,然而推到别的地方也就罢了,推到他的根基之地,江南东路,还是他没想到的。

  江南自古就是富庶之地,几个大氏族垄断了那里的一切。如果稻种推到那里,本就是富庶的江南势必更上一层楼,普通人只怕都会变成小富翁。

  这么大的恩惠自然都会转化为赵德昭的声望。

  而有了江南几个大户的认可,就等于有了金罐子。

  以后赵德昭呼风唤雨,只怕就无可阻挡了。

  想到这里赵光义出了一身冷汗。

  不行!必须要把江南道的这个肥缺,抓到手里。自己人亲力亲为的话,那江南的声望至少也能分来一半。

  他向着御史中丞唐继先努了努嘴,示意他发话。

  唐继先道,“陛下!资政殿大学士虽然是个虚衔,可也是要经过朝内大儒考核才是,齐王才名在外,自然是能够轻而易举过关的。”

  赵匡胤瞪眼道,“这不是废话吗!你到底想说什么?”

  唐继先尴尬道,“臣是想说,既然齐王要入翰林院学习,那这占城稻种推广之事,总要找个合适的人选才是。”

  “这个自然。”赵匡胤看了一眼儿子,“你们有什么合适人选,报上来朕听听。”

  这话听着是问大家,其实眼神是给赵德昭的,用意显然就是,你快说,你说个自己人,朕马上就批。

  赵光义跟了他多少年,最了解这位皇兄了,眼看机不可失,就赶紧先说道,“陛下!臣举贤不避亲!臣子元佐,虽不如齐王,也算德才兼备,可以代兄前往推广稻种。”

  赵匡胤埋怨的看了赵德昭一眼,心想让你入翰林院是对的,这么重要的事,你怎么不抢啊。

  明显还是经验不足啊,晋王之子,也不算外人,晋王既然提起,朕要是不应,未免不好看。

  没想到赵德昭听了赵光义的话,非但没有着急生气,反倒是露出了笑意。

  “陛下!元佐吾弟,稳重平和,可堪此任,臣是十分认可的。”

  这……

  在场所有人都愣住。

  无论承不承认,现在已经是齐王和晋王为了争宫争大位,到了图穷匕首见的地步。

  这么重要的时刻,齐王居然毫无保留的同意晋王的儿子担任此一重要职位。

  这岂不是上赶着把金子把外推。

  赵匡胤疑惑的看了儿子一眼,心想此中若是没有猫腻,那就是儿子的脑子被粪肥给熏坏了。

  作为皇帝他当然也愿意一碗水端平,不能仗着自己是皇帝,打压其他所有人。

  但是稻种这件事情,可确确实实是赵德昭发现,培育的,那么他自然有先手的资格。

  可是现在,他偏偏就要放弃这个自己上升期最重要也最容易获得的位置。

  “父皇!稻种推广使这个职位,臣以为,元佐最合适了。若是别人我就不同意!”

  赵光义眉开眼笑,这么些天来,第一次看赵德昭顺眼。

  赵匡胤却是若有所思的样子,在想儿子为什么要这样做。

  “齐王如此爱护弟弟,真是仁德!”

  “齐王此举暖心,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赵德昭再次微笑,在场所有人,没人知道他此举的用心。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