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父子做戏_大宋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堂无私爱,天子无家事!圣上身为万民之主,不可以私废公!”

  “朕如何便是以废公了?!”赵匡胤霍然从御座上站起,暴雷似的嗓门猛然在大殿之中炸响。

  殿上人人都看得出来,天子是真的忍不下去,来脾气了,再这么闹下去,怕是要出事!

  有两个大臣上来伸手拉虞白的胳膊,却被他执拗地甩开,嗓门起得更大了:“天水郡王仗着圣上的宠爱,以崇尚邪伎为正道,以刻剥百姓为功业,圣上不施严惩,仅仅禁足三日,这是要愚弄天下人吗?!”

  赵匡胤目露凶光,再不废话了,他从御座旁的仪仗卫士手里夺过一把玉斧,一步步走下阶来。

  群臣无不大惊失色。

  虞白却凛然不惧,心思简直都写在了脸上:老夫今日就学一学薛居正,受你一记玉斧又怎样?你还能活活劈死老夫不成,老夫一把年纪了,就算死了也没什么,还能留得忠烈英名载于史册,千秋万代永流传,你却要被后人称为“桀纣之君”!

  赵德昭一看不好,赶紧跳出来挡住皇帝老爹的来路,转过身面对虞白大声道:“虞公,你指我以崇尚邪伎为正道,以刻剥百姓为功业,可否说说理由?倘若能说得殿上的多数大臣都觉得有理,我便永远不戴这顶帽子!”

  说着,赵德昭把手上的郡王冠翅使劲一捏,表明了决心。

  不戴这顶帽子,那意思便是放弃郡王爵位,相当于间接实现了虞白孜孜以求的“削其王爵”,而且赵德昭提出让殿上群臣作为评判者,相当于主动脱离了父亲的卵翼,放弃了自己最大的优势。

  赵德昭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虞白要是继续不讲武德,刻意避开与他正面论辩,那就不叫忠直骨鲠之臣,而是蛮不讲理、倚老卖老、胡搅蛮缠了。

  赵匡胤走到数尺之外停下脚步,他手里仍然拎着玉斧,似乎暂时没有揍人的想法,但也没打算回到御座。

  虞白轻蔑地瞟了赵德昭一眼,扬声说道:

  “契税之法,先秦两汉以降,历朝历代,闻所未闻!唯独殿下你别具机心,把它创制发明了出来,这不叫崇尚邪伎?”

  “天下的财货产出是一定的,朝廷多取税赋,百姓自然便会少得利,百姓既然都少得利了,这不是刻剥百姓又是什么?除此之外,任殿下你巧舌如簧,这个理是不会变的!”

  “这其中的道理如此浅显简单,又何需老臣多费口舌来分说?”

  赵德昭听着有些哭笑不得。

  以前没出现过的东西,现在就不能出现了?朝廷多了财政收入,百姓就一定会吃亏?

  特么的这年头还没发明二极管呢,哪来的这种二极管思维?还特么的是上了年纪的老二极管!

  要是宋代的儒家大师们都是这么个想法,也就难怪华夏古代文明正是从宋代开始转向保守僵化。

  但赵德昭不得不承认,虞白的这一套世界观与方法 论,正是传统儒家最能听得入耳的,很有蛊惑性。

  果然,虞白的这几句话,立刻在殿上的群臣中引起了一阵骚动,尤其是以明经入仕的几个文官儒臣,颇有些跃跃欲试想要插嘴帮腔。

  赵德昭深吸了一口气,朗声道:“虞公此言,大谬不然!”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