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各自密议_大宋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别”,很可能就会变得荒唐无稽,变得不讲道理,王世杰的横死就是一个例子,迟建新的惨死也是同样如此。

  那么,父子与兄弟,谁亲谁疏呢?赵光义想着想着,不自禁地打了一个寒战。

  尽管赵德昭近来动作频频,赵光义给予了各种针对打压,但也其实对这个侄子并不如何重视,直到此刻这个侄子让他心里第一次产生了真正的危机感!

  一会儿后,赵光义打破室内诡异的沉默气氛,干笑着说道:“我那侄子求动了我兄长,不过是儿子向老父撒娇,一时得逞罢了。我兄长何等英明果决,胸怀何等之大,岂会一再被父子私爱所误?王大官儿不必忧虑,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你的身上。”

  “王爷说得是。”

  王继恩颔首附和,但他心里却看得很明白,晋王劝慰自己不必忧虑,其实反过来正说明晋王内心开始忧虑了。

  临要告退时,王继恩想起今日在御书房听到的一件事:“王爷,天水郡王向圣上做了承诺,他会在三十天之内,让圣上看到三十万贯的税钱。”

  赵光义离坐起身走向门外,身体没入烛光的阴影里,阴恻恻地撂下一句话。

  “他一定做不到的。”

  ……

  几乎就在赵光义与王继恩两人密议如何应对赵德昭的同一时刻。

  距离晋王府不远的赵德昭岳丈、曾任两朝宰相的当今太子太傅王溥的府邸内院,也在召开一场家庭内部密议,讨论的内容同样与赵德昭紧密相关。

  王溥见儿子们到齐了,便干咳一声清了清嗓子,开腔说道:“你们的郡王妹夫派人捎了话来,说他那边马上就要开张一个叫‘国税总局’的新衙门,急缺得力帮手,问你们谁愿意去他那里谋个差事,奔个前程?”

  话说出来后,就像好像悄悄融化在了空气中,没有激起一丁点回响。

  无人吭声。

  王溥没法子,只得挨个点名,逼着儿子们表态,先从老大开始。

  “大郎!”

  “爹爹,儿子眼下在开封府做推官,是在晋王手下任职,很受晋王的赏识,日后的前程自然不会太差。”言下之意,自己已经有了一份好前程,不需要跑到妹夫那里重新开始。

  王溥微微皱眉,他本来就没有指望老大会答应,当下也就不作勉强,转而点名老二。

  “二郎,你觉得呢?”

  “爹爹,儿子的前程虽然比不上大郎,但眼下在工部呆着挺舒服的,不想挪窝儿。”

  王溥暗叹了口气,转而把目光投向老三。

  老三的回答相当直白:“爹爹,儿子的前程虽然比起两位哥哥都差得远,但毕竟有个官身在,只要慢慢积累年资,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上攀爬,将来总也不会太差。但是,郡王妹夫那里的前程……咳,儿子说句实话:不值得看好!”

  王溥只得再看向老四,老四还未得官身,没有出过仕,按理说不应该放过他的妹夫给的入仕机会。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