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二章 不以为然_大宋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半,做儿子做成我这个样子,就算放到一千年以后那都是相当孝顺啦!”

  赵匡胤“哦”了一声放下抄家登记薄,看上去似乎并不为这笔意外巨财感到多么高兴,神色反倒显得有些复杂,叹了口气道:“二郎啊,咱们大宋以宽仁治天下,向来是没有抄家的规矩的,你的这一套,怕是不合适啊!”

  “老爹啊,你那不叫宽仁叫宽纵好嘛!”赵德昭心中不以为然,面儿上开着玩笑道:“自古以来,杀人犯挨砍头的刀,偷盗犯罚十倍的钱,不法之徒作了什么恶,朝廷就用什么法子治他。那些贪墨舞弊、私吞公帑之辈,他们是冲着钱来的,抄光他们的家产岂不正是合适?依儿子看来,抄家这一套可以有,也应该有!”

  赵匡胤皱眉思索片刻,终于还是摇头:“这一套还是慎用为好!二郎,你要牢记,聚拢四方人心不易啊!”

  赵德昭转过头去,撇了撇嘴。

  以他的现代眼光看来,从皇帝老爹开始的历代大宋天子们,之所以对于朝廷的官员、尤其对于文官们宽纵厚待的不像话,除了部分原因是对晚唐“藩镇之祸”的反思以外,更大的原因其实是天子的权威性不足,对臣子只能用优厚待遇笼络着,犯了错也不敢下重手惩治。

  而导致天子权威性不足的根源,其实在于对外的武功太过差劲,说白了就是军事太弱鸡、太不能打,自然威信欠缺、底气不足;

  反面的例子是汉武帝,汉武帝别说抄几个大臣的家了,就连全国有钱人的家底都用“告缗令”给搂了一遍,也没见哪一个敢跳出来炸刺的,凭的就是他是个能打的皇帝!

  但这种事只能慢慢来,赵德昭不着急。

  赵匡胤来回踱几步,缓缓说道:“君子不为己甚,做得太过份总是不太好的,既然把人的家都抄完了,那些参与舞弊的犯官们,就都免了流放吧。”

  赵德昭没再出声反对,只是又一次转过脸去,撇了撇嘴。

  这一下让赵匡胤给瞧在眼里,他知道儿子心中是不以为然的,只是不愿为了这么一点小事跟自己这个老爹争辩而已。

  他很想跟儿子好生上一堂如何治国理政的课,但是这个念头刚起来,便马上被掐灭了。

  因为赵匡胤是真心觉得,倘若当真要摆开架式上课的话,那还指不定是老子给儿子上课,还是儿子给老子上课呢!

  近些日子以来,尤其是赵德昭开始办理税务以后,赵匡胤是越来越能感觉到,这个儿子对于绝大多数问题,心里都有一套属于他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看法与想法,儿子能够提出契税这种闻所未闻的税制,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证!

  赵匡胤自己就是一个爱读书的皇帝,他一万个肯定,儿子的那些看法与想法,不管是任何一本经史子集上都从来没有过,因此绝对不是儿子自己鬼扯的什么圣人之学,甚至是闲书野史上也不会有这些玩意,也不知道到底儿子是从何处得来的?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