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79章 吴国始乱_蜀汉之庄稼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平日里总是有意无意地受到排挤。

  隐蕃的到来,建议孙权重视律令,推行新律法,无形中让主管刑狱的廷尉显示了存在感。

  再加上隐蕃同样是归降之人,身份的认同在无形中又拉近了两人之间的关系。

  作为隐蕃的上司,郝普对隐蕃极有好感,在隐蕃的刻意亲近下,两人很快成了知交好友。

  郝普不但多次在别人面前表露出欣赏隐蕃模样,甚至还常常叹息隐蕃以此等才华,当廷尉监实在是屈才。

  于是在朱据和郝普宣传下,隐蕃的名声一下子就响彻建业城。

  名声大,又是陛下眼前的红人,隐蕃的府门前近日来一直很热闹,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就连卫将军全综,也折节与之相交。

  武昌与建业同为东吴的中心,两地之间的信息一直互通有无。

  建业发生的事情,很快也传到了武昌。

  与陆逊留守武昌的太常潘浚,得知自己的儿子潘翥不但与隐蕃往来,甚至还给他送钱送粮,不禁大为愤怒。

  当场便写了一封信去呵斥:

  吾受国厚恩,志报以命,尔辈在都,当念恭顺,亲贤慕善,何故与降虏交,以粮饷之?在远闻此,心震面热,惆怅累旬。疏到,急就往使受杖一百,促责所饷。

  不但把自家儿子骂了一顿,而且还派了使者,亲自把自家儿子打了一百杖,甚至让他把送出去的钱粮拿回来。

  周围的人听到这个事,对潘浚如此反应皆是不解,认为潘浚做得太过了。

  上大将军陆逊都有些看不过去,亲自登门劝说道:

  “陛下欣赏隐蕃,承明何以独恶此人?即便承明不愿意与那隐蕃往来,只管让令郎断了往来便是。”

  “如今杖责令郎,又让他取回赠予他人之物,此会不但会得罪隐蕃,而且于礼不合,为世人所笑。”

  潘浚叹息:“若不如此,何以明吾之心志?”

  他与廷尉郝普一样,本是刘备之臣,以治中从事的身份与关羽同守荆州。

  不过潘浚素来与关羽不和,孙权取得荆州后,他便降了东吴。

  但与郝普不同的是,潘浚乃是荆州大族出身,因为刘备和诸葛亮后面打压世家大族的种种行为,所以他更倾向于东吴。

  毕竟东吴没有限制世家大族的特权。

  打压江东世家,那只是上层政治斗争的需要,与东吴的世家大族拥有特权不冲突。

  更重要的是,荆州出身的官员身份微妙,只需要保持中立就能独善其身,根本没有必要参与到泗淮集团与江东集团的斗争里头。

  不管郝普是野心太大也好,无知也罢,那都是他的事。

  潘浚所要做的,就是不要让陛下觉得,同为荆州出身的自己也有心掺和到种事情当中。

  至于有可能得罪隐蕃这个事,潘浚更是毫不在意。

  “那隐蕃再怎么得陛下欣赏,亦只不过是幸进之辈,看起来骤然得贵,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