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5【少女情怀总是诗】_穿越之文豪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里还有空位吗?”孟小冬过去问道。

  其中一个少女笑言:“随便坐吧,我们也是客人。”

  孟小冬捡位置坐下,随口问道:“你们是哪所学校的?”

  “燕大女院的,”那少女很是健谈,说话跟打机关枪似的,“我叫杭淑君,她叫周媛,她叫陆蓓西,她叫冯招娣,她叫……”

  燕大就是燕京大学,由四所英美教会学校合并而成,分男院和女院,首任校长是司徒雷登。新中国成立后,燕大被裁撤拆分,各院系分别被并入清华、北大、政大、财大和民族大学。

  孟小冬朝众人点头敬礼,笑道:“大家好,我叫孟小冬。”

  正说着,突然又跑来一位少女,急匆匆坐下说:“下午婷婷她们要开诗会,都别乱跑啊,到时候一起去凑热闹。”

  “我要在这儿看戏呢,”冯招娣道,“今天的压轴戏是陈大家亲自登台。”

  “京戏有什么好看的?老掉牙的东西,”杭淑君不屑道,“还是诗会更有意思。”

  最后坐落那个少女,扬着手里的报纸笑嘻嘻说:“这一期的《诗镌》,我发现了两首好诗!”

  陆蓓西连忙问:“谁写的?徐志摩、朱湘,还是闻一多?”

  “都不是,”那少女得意笑道,“哈哈,你们准猜不到,是写《大国崛起》那个周赫煊。”

  “他还会写诗?”杭淑君惊讶道。

  “咳咳,我给你们念念,”少女摊开报纸,清了清嗓子,“《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众女生正竖起耳朵往下听呢,谁知那少女突然停住。

  “没了?”周媛问。

  “没了。”少女道。

  冯招娣说:“也太短了吧,才两句。”

  “诗不在长,在于精妙,”那少女感慨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多妙啊,短短两句话,就描述出当今黑暗的社会,而且还激励我们不要畏惧黑暗,要寻找光明的未来。要我说,周赫煊的诗才一点不亚于徐志摩和闻一多。”

  众女生默默回味着那两句诗,愈发感觉余韵悠长,深含至理。

  孟小冬却是抿嘴一笑,那位周先生貌似什么都会呢,居然又做起诗来了。

  少女又说:“还有一首《见与不见》,大家听着啊: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全场安静,女学生们都说不出话来。

  在徐志摩眼里,《见与不见》只是一首抒发情感的小诗,《一代人》才属于神来妙笔。

  但对于青春年少的女学生而言,《一代人》或许有些味道,《见与不见》却是真真富有才情的好诗。

  不愧是被《读者》推崇的毒鸡汤,这一桌少女都中毒了。

  “感人至深,周先生肯定是个有故事的人。”

  “应该是周先生写给爱人的情诗吧。”

  “要是哪个男人给我写这种诗就好了。”

  “嘻嘻,大庭广众发春梦,不知羞!”

  “要你管!”

  “……”

  听着这一桌女生的欢笑打趣,孟小冬却有些怅然,喃喃自语道:“默然相爱,寂静欢喜,他是写给谁的呢?”

  那些女生又说:“希望小学正在北平招聘教员,周先生就是主事人哦。你们谁想去?”

  “我倒是想去,家里肯定不答应。”

  “就是啊,我还准备毕业后去法国留学呢。”

  “周先生会不会来北平?他若是亲自来,我定要去看看。”

  “……”

  燕京大学属于教会学校,里面的学生都是富裕家庭出身,还真没有愿意当小学教员的。她们对此兴致勃勃,多半出于跟风随流的心态,热衷于追赶爱国和进步的潮流。

  孟小冬手托香腮倚在桌上,眼睛盯着戏台,却没心情看戏学艺,而是想着天津那边的人。她也不知到底是为什么,反正周赫煊给她的感觉跟旁人不一样,就仿佛不属于这个时代。

  王梓钧说

  孟小冬搬去北京后,确实跟王敏彤是邻居,网上还可以搜到她们的合影。只不过王敏彤少女时期在北平和天津两地来回住,要过几年才定居下来。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