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六章 子弹_苏联194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二战,它研发出来时二战已经结束将近两年了。

  这个问题要往深处挖,还牵涉到一战、二战的战术问题:

  一战时没有坦克,确切的说是直到一战末期才出现坦克,不过基本没有步坦协同也没有成规模的用于战场上。

  这时步兵之间的作战除了之前所说的躲在战壕里互相射击之外就是没有掩护的集群冲锋。

  在集群冲锋的情况下,战斗往往发生在更远的距离……远远的看到敌人开始集群冲锋,另一方就大炮猛轰、举枪猛打,近了就来不及了。

  于是士兵当然要求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步枪,因此各国都普遍使用表尺射程达一千米的步枪弹。

  事实上这时一千米的确能发挥作用,已方上千把步枪开火,密集的子弹飞射向集群冲锋的敌人,瞎猫碰到死老鼠都能打死几个敌人。

  但是战争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不一样了。

  二战与一战的区别就在于坦克大量的使用,集群冲锋已被各个国家抛弃。

  于是,一千米射程的步枪很快就失去作用……敌人呈散兵队形跃进,甚至还有坦克掩护,像一战那样远距离射击能命中目标或是压制敌人的情况已基本不存在。

  甚至在坦克及其它装备的协同下,作战距离已经越来越近。

  据统计二战百分之七十的战斗都发生在400米内。

  这个距离对现有的装备很尴尬:

  步枪威力太大射程太远,于是就造成了很大的浪费……400米射程的子弹就能胜任,为什么需要1000米射程呢?反正都能击中目标将其击毙,一个更大的洞还是更小的洞很重要吗?

  浪费还是其次,毕竟战争就是拼消耗,重点还是其后座力使它没有改进的空间。

  冲锋枪威力太小射程达近,绝大多数只有150米射程。

  于是,在150米与400米之间形成了一个火力空档。

  斯帕金考虑了好一会儿,然后就说道:“这可是个大问题,你明白吗?”

  “是的,我知道!”舒尔卡点了点头。

  他当然知道,研发一款新型子弹,就意味着要重建一整套的生产线,甚至在此之后军队里还会普遍存在三种子弹,这对后勤也是个新问题。

  “但我认为这是值得的!”舒尔卡说:“也必然是战争发展的趋势!因为……武器装备的研发是为战争服务的,而不是反过来希望战争或是士兵适应陈旧的装备体系!”

  斯帕金默默的点了点头:“如果选择后者,也就是希望让士兵适应陈旧的装备体系,那么他们就会被敌人打败,也就是被敌人所淘汰!”

  “是的,斯帕金同志!”舒尔卡说:“这就是适者生存,大自然的丛林法则。许多人以为我们人类已经超脱这种法则之外,但其它没有!人类只不过……在用战争的形势玩这个游戏罢了!”

  斯帕金长叹了一口气,用赞赏的目光望着舒尔卡,说道:“说得对,舒尔卡同志!所以,如果不想被敌人淘汰……我认为最好是现在就开始这种新型子弹的研发!”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