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4章 屏东烽烟燃起_晚清神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海战沒有把握,马公港内的清军水师养精蓄锐,不易出动主力战舰。这两个月还是以平原作战为主,李国楼带领一百名戈什哈,连夜出发,赶往屏东平原,准备亲自指挥战斗。

  平原作战,考验一支军队的真正实力,是以硬碰硬的战斗。以现代化装备建成的清军,不惧任何敌人。

  日军借鉴西方军事强国,结合武士道精神,建立现代化军队。名义上日军效忠日本天皇,其实真正的军权依然在军部的世家大族手里。

  日本虽说是有一个天皇,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其实一千多年是一直处于封建割据状态,日本军阀混战时间很长。想在战乱年代活得更长,首要任务是守住领地。所以日军是一支善于固守的军队,及其能够吃苦,战死也不会投降,躲在工事里的日军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日军入侵台湾之后,目的很明确,就是攻取地势险要的东部生番之地,沒有向台中平原进攻。台湾镇总兵刘明灯曾经在屏东平原与日军一战,以败北而告终。

  龟山原本是排湾族领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日军攻取以龟山之后,以龟山为据点,建立都督府,向外拓张殖民地。

  在钓鱼岛海战失利以后,日军感到了极大军事威胁,以巩固夺取的领地为主,在龟山上修建军事工事,以及堡垒,准备长期驻防。

  屏东平原是卑东族领地,日军考虑到收买台湾少数民族的人心,以及将來粮食的來源,中将西乡从道派出四支精锐部队,有四千多日军进驻屏东平原,联合卑东族人,共同抗击清军。

  入侵者和卖国贼苟合在一起,想要守住这片粮食出产区。

  清军则在其他少数民族的鼎力支持下,在广阔的屏东平原与敌人展开一场接一场的战斗。屏东平原成为一个战场,燃起一场场战火,这是一场民族战争,一场反侵略的正义之战。

  清军为了瓦解卑东族人的反抗决心,从一开始便沒有烧毁卑东族人的家园和农田里的农作物。清军提出响亮的政治口号,“反抗罗惺忪的暴政,居者有其田,人人皆是自由民,祖国人民和卑东族人民是兄弟??”

  在土司制度下,土司属下的百姓就是农奴,他们沒有土地,除为土司提供繁重的无偿劳役和当土兵外,还要向土司缴纳或进贡各种实物,这种封建农奴制,就是土司制度的经济基础。

  卑东族农奴不懂自身的权力,李国楼要给这些农奴灌输自由、平等、爱国的思想,让卑东族农奴反抗卑东国王罗惺忪。

  李国楼率先提出,卑东族贵族与卑东族农奴区别对待的主张,他要打一场争取民心的战争,要让四万卑东族农奴迎接解放,最后让卑东族贵族成为丧家之犬。让卑东族土司罗惺忪变成孤家寡人,遭受人民的唾弃。

  屏东平原上的卑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