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四十四章 犯罪现场之目击证人_这医生太懂我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经过去一周的时间了,想来犯罪嫌疑人早已经逃离了苏南,但案子依旧是要破的,现在的社会舆论极大,几乎全苏南人都在关注着这件事情的进展。

  市委、市政也对此高度重视,悬赏十万元征集破案线索,也给刑侦队增加了力量,成立了六十人的破案专组,罗前担任副组长,进行地毯式地排查。

  在线索缺失的情况下,这种方式看似笨拙,却是最有效的。

  上百民警在阳嵩镇周边设卡排查,因为缺少犯罪嫌疑人的真实影像,只能通过走访摸排这样地毯式地搜捕来寻找线索。

  初步的判定是外地流动人口作案,于是挨个清查了全市旅馆,追查每一个近期进出阳嵩镇的外地人,查找近期离开苏南的可疑人员。

  凶器没有留下,但通过伤口不难反推出犯罪嫌疑人所使用的刀具。

  于是警员们又走访了当地所有的五金店、商场、超市等。

  这种排查工作是最最累人的,而且万一方向错误的话,相当于是白做工,却又不能不做。

  ……

  这些天里,罗前几乎没有休息过。

  中午,他刚排查完一地,接过同伴递过来的盒饭,在路边坐下来胡乱扒了两口,便点上一支烟吧嗒吧嗒地抽。

  想了想,他拿起手机,给元嘉发了消息。

  罗前:“最近的事你都看了吧?”

  元嘉:“看了,不好找吧?”

  罗前:“鸡贼的很,啥证据都没留下,找人跟挖地三尺似的,怎么找,你有好建议吗?”

  元嘉自然有关注新闻,但新闻的报道和警方掌握的线索自然是有很大差别的。

  破案属于内行人做的事,罗前不告诉他,他也不会去问。

  元嘉:“怎么样?”

  罗前想了想,便把一些现场勘察的照片和已经掌握的线索跟元嘉提了下,之前那次两人比赛推测人的职业,他可是输得够惨,不过也对元嘉的精准判断印象极深。

  相对吴教授给出的画像,他更相信元嘉的判断。

  一个真正优秀的刑侦人员,思维一定不是死板的,只要能破案,任何帮助都是可以借助的。

  很快,元嘉给出了自己的分析判断。

  “男性,年龄大概三十到四十左右,身高一米七左右,头部有伤疤,皮肤较白,身材较瘦,脸型较宽,斜眼,眉毛浓密,鼻子扁平,留着薄薄的胡须。”

  “有根据吗?”

  “猜的。”

  罗前没好气地回道:“少添乱,滚滚。”

  元嘉没骗他,确实是猜的,都说相由心生,元嘉便是由对方的心理反推出对方的长相来。

  误差自然是有,同样的心理画像,元嘉比吴教授的更详细许多,而且也有不同,吴教授觉得对方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而且长发、牙齿不齐等,这在元嘉的给出的画像中没有体现。

  心理侧写需要非常广的知识面,各领域的知识都要涵盖极其出色,体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