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3、第十八章_畅游六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命委员会’。

  她的待遇是——不收学费、国家供给制和国家包分配工作,毕业后身份为‘国家干部’!

  在读大学生每月供给每人20元钱和35斤大米指标,其中16元是伙食费——

  正常每天斤大米指标,就是早餐3两,中餐、晚餐各4两,每月还有2斤白饭票,就是只能加饭而没有菜的。

  1斤大米指标买大米价格是元,35斤大米指标买成大米就近5元钱,剩下11元就是燃料、买油买菜的钱。

  每餐就是青菜和肉片,过年过节还有加菜,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起码是大米饭有得吃饱啦!

  剩下的4元,当了学员的零用。

  李父李母将她在宿舍里安顿下来,左嘱咐右叮咛了一番,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9月1日,校师生集中到北大东南角的大操场举行了开学大会。会议传达了最高指示精神,说领导对工农兵进入大学很重视,要求大家……赏的任务是‘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简称‘上、管、改。’

  开学典礼的第二天,正式上课学习。

  由于那个‘白卷英雄’横空出世,这一届虽说考过试,却因为不敢录用高分的学员,那文化水平还不是之前两届那般参差不齐,那是所有都差,一开始教授们对他们那是如同教导小学生那般,还不敢骂不敢说。

  李君岚惊奇的发现大多数学员学习极为刻苦,不懂就抱着书本东问西问,问到了李君岚,她十分不厚道的摇头,最后问到了教授那里,教授总会在课堂上一一讲解。

  一周后,李君岚遇到了已经是大二生的卫建红,也可以说是卫建红过来找她的。

  两人逛在大不如前的北大校园里。

  “怎么啦?”李君岚见她穿着最时尚的的确良中袖白衬衫,却难掩憔悴,问道。

  卫建红恹恹地,感慨着:“没事……时间过得真快。之前,这里很是萧条和破败,门窗破烂、垃圾成堆。我们入学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打扫卫生、清运垃圾。由驻校的工宣队和军宣队组织,我们一连干了几天,才使学校基本恢复了原貌。……”其实不是她的经历,她是第二届,这是第一届学长的经历。

  “你失恋了。”李君岚直言道。不是问句,是陈述句。

  卫建红不接她的话头,自顾自的道:“当时,政治活动很多,动辄就集中开会、集中讨论,文化课的时间很少……后来,后来学员只得联名给学校递了意见书……总理对北大和清华的工农兵学员的学习很重视,曾在深夜接见了学员代表……”

  卫建红拉着她讲了很多——

  说一开始学校安排授课的都是‘鸡毛’,那些‘鸡毛’们就连助教都不是,他们自己入学还不过一年甚至半年的,根本达不到做大学老师教师的水平,不到一个月就讲不下去了,学员们纷纷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