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十二章 恍如隔世_郭襄后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样在眼前淘气的飞舞,看得她全然忘记了一切,只剩惊叹!

  夜间见到的那些绿光,和现下所见的日出,给她带来截然不同的震撼。

  一个是死,一个是生。

  昨晚她的确觉得生无可恋,被那种强烈浓重的影响,甚至产生幻觉。

  现在她看着新一天的太阳破空而起,看那些昨晚本已几乎要掉光叶子的树上,所剩不多的树叶依旧用尽最后的力气走完生命最后一途,看那些晨露依旧热情的洗涤每一片生灵,这些都不是幻觉,都是真实的存在。

  她心中清明了许多,穿好衣服,执剑在手,忽然什么东西掉在手里撞在剑柄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她低头看到那枚黝黑的指环,那是从死去的母亲嘴里取出来的遗物,亲人唯一留给自己的东西。

  母亲临死将它含在口中,定是希望某日自己能见到,能将它好好收藏。那在母亲心里,当时破城之时,恐怕对她不在身边是庆幸的吧,看着儿子丈夫惨死,自己也无奈自尽,至少还有个小女儿免遭遇难。

  想到这些,郭襄将这指环套在拇指上,心中终于安定下来,再也没了轻生的念头。

  只一念间,恍如隔世。

  “咱么回去吧,出来了一夜,莫叫住持和众位是姐妹担心了。”忘忧此时收拾停当,见她情绪好转,才慢慢开口。

  郭襄点点头,和她并肩返回离情庵。

  一路无话,很快便回到庵中,此时应该是做早课的时间,可她们进门时却未曾听到往日朗朗的诵经声,庵内很安静,不时有钟声传出,伴随住持轻轻的悼念声,郭襄与忘忧对望一眼,快步赶到大殿。

  尚未进殿,就见到殿外一个高高的台子,周围众多僧尼围住,低头默念经文,却听不到声音。此时郭襄方听得殿中圆音正念诵的竟是往生咒。这经文她本也不熟,但那日与忘忧在舍生崖听她念了二十遍,这才印象深刻。

  再看那高台,上面确实躺着一个尼姑,想是已经死去多时。

  二人心中惊恐,却不便多言,之悄悄站在殿外众僧尼身后,跟着一起低头祷告。

  过了一会超度完毕,便有人上来将那高台点着,火化了死去尼姑的尸体。

  圆音完成仪式,便由小尼姑搀扶着回到自己的禅房,郭襄这才跟着忘忧一起去拜见。

  见到她俩进来,圆音似乎便已放了心,忘忧简单说了昨夜因太晚,山路又不好走,两人便在山里休息早上才回来,圆音点点头只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忘忧问道:“师傅,刚才是怎么回事?庵中怎么会有人突然暴毙?”

  圆音轻叹一声道:“不是暴毙,是了嗔。”郭襄想起来离情庵第一日,被圆音叫起回话的那个稚嫩的小尼姑,心中不免惋惜。只听圆音接着道:

  “近日秋凉,不少身子单薄的就染了风寒,了嗔感染的厉害,加上她以往跟忘尘,心重些,昨夜挺不住便这么走了。”

  忘忧也是一叹,“又到了每年最难熬的冬日。昨夜真是冷得紧,若不是郭居士将外衣给了我,恐怕我也难逃病魔了。”

  圆音听她这样说,关切的问郭襄:“山风凛烈,居士无恙吧?”

  郭襄忙道:“并无大碍。”想了想又说:“众位师傅即常年住在山上,就没有驱寒的法子么?”

  圆音道:“从前听我师父提过,每逢立秋起,便开始囤粮囤柴准备过冬,但这些年连年战乱,莫说囤粮,平日里能吃饱就万幸了。”

  忘忧也道:“因为打仗,来投靠佛祖的人不在少数,但凡能活下去的没有谁会愿意来着山里受苦,这些年,是越来越难了。”

  郭襄心中有些惴惴,想着自己在山上也住了不少时日,非但毫无建树还累的忘忧和圆音很是牵挂,想了想忽然有了主意,便道:

  “二位师傅,我是个笨人,又是刚来,不甚熟悉山中情况,但我在家中自小习武,算是练了一身好筋骨,我想在这庵中将武学传授给众位僧尼,至少可以强身健体,你们说如何?”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