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八章 秘辛_妻居一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不知他能否高中,每次大比科考有多少年少成名的人名落孙山?王诚不见得就能高中。”

  “哥哥定是听过信阳王的名头。”

  钱老爷倒吸一口凉气:“王诚认识信阳王?”

  信阳王和楚凌王是唯有的两家异姓王,虽然同为王爷,但楚凌王府远远赶不上信阳王,楚凌王早就被皇上调回京城闲置,守护南疆的屏障不过是徒有虚名,南疆的军事布置楚凌王再难插手。信阳王却不同,一直戍边,军功显赫,上一任信阳王为国捐躯,信阳王齐恒少年成名,当今很器重齐恒,信阳王府老太妃是太祖皇后的徒弟,同陛下有兄妹情谊,信阳王同太祖皇帝曾经歃血为誓,永远镇守北疆,永不背叛。

  “他不认识信阳王,他母亲认识老太妃。”钱氏说道:“据说是二十几年前的情分,老太妃回京城后一直寻找当初的恩人,我昨日才听说就是王诚的生母。”

  “恩人?这话是怎么说的?”

  钱氏摇头,“具体的详情我也不清楚,好在误会说开了,王诚有才学再得信阳王相助,将来的前程必定很好。”

  钱氏压低声音,道:“楚凌王老太妃说过,信阳王府的事说不清楚,当初隐王之乱上,信阳王镇守北疆先战蒙古铁骑,后奉太祖皇后手令进兵京城,使之形势逆转,生擒隐王,后···总之,有传说···”

  钱老爷上前,钱氏让钱晴钱昭离得远些,极低的声音道:“信阳王老太妃许是太祖皇后之女。”

  “啊···这···这···”

  钱老爷彻底的愣住了,是太祖皇后之女却不是公主,莫不是太祖皇帝被戴了绿帽子?钱氏叹道:“都是隐秘之事,除了跟随太祖皇帝开国的近臣之外,再无人知道当初的事儿,隐王之乱死了成批的列侯,勋贵还剩下多少?总之,信阳王府得罪不得,虽是异姓王,原本是得忌讳些,但陛下对信阳王的信任,是人都看得出,聪明睿智的太祖皇后怕是早有安排。”

  钱老爷点头道:“好悬,好悬。”

  “是呢,听说了这事儿后,我连忙赶回来,就怕哥哥因疼爱晴儿铸成大错,我也从旁打听了,王诚此人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就不说信阳王府,万一王诚高中,哥哥想想看,钱家逼他入赘,逼死他生母,能承受得住他的报复?商贾之家永远比不上官宦重臣,虽然我在楚凌王府,但···哥哥,你不知道我过得有多难,楚凌王府不过是表面上的风光。”

  钱老爷眼底划过心疼,叹了口气没说话,钱氏笑笑:“不用如此,路是我自己选的,让旁人看到了还以为我受了多大的委屈,会说我不知足的。”

  钱氏喝了口茶,问道:“是丁家的小姐说开的误会?丁家?是做过太傅的丁家?”

  “姑姑,是丁柔,您不晓得她虽说年岁不大,但极为的聪慧,王公子对丁柔也很佩服。”钱昭将丁柔又夸了一遍,钱氏拧了拧眉头:“你说得是丁家六小姐?她不是在庄子上养病吗?以前我虽说没见过她,但听了些消息,丁六小姐是个好强的人儿,可惜是庶女,好强的庶女鲜少有好结果。”

  “她风评不好?”钱老爷不愿两个女儿被人带坏了。

  钱氏洒然一笑,“丁太太是个聪明人,丁府的事还能到处传扬?丁家的小姐中,以兰陵侯夫人为尊,其余的···对了还有一位便是丁家三小姐,她绣的佛经我是见过的,针线上没得说,是下过一番苦功夫。”

  见钱老爷皱眉,钱氏劝道:“能说出那番的话的丁柔也不是寻常之人,宅门里多事是非,不亲眼见了,传闻岂能相信?既然今日赶上了,我陪哥哥见见丁柔。”

  钱老爷点头,吩咐:“去请丁小姐。”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