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9章 山下事(中)_山上种田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丸中,略做修改,成品无论火候、光泽还是形状大小都比之前要超出许多。

  想来能为道观换来不少银钱。

  出了药坊,怀中少了一袋丹丸,手里则多了一提药包。

  有成药药散,但更多还是药种。

  上次只取了五类,这回他一口气挑了二十种,药力涉及方方面面,而且多是成熟较快的。

  清心丸作为云鹤观招牌之一,纵使往前数年十数年少有外流,但药坊自有识药辨药之人,从成色到药效,各个角度作出评估,之后给了他一个鼓囊囊布袋。

  只是换了药种后钱袋再次缩水。不过后面没多少要买,至多添几件秋冬衣物。

  足矣。

  想到这,他又不禁记起记忆中老道士为了治病养身花去的那些银钱,换掉了游历江湖所得的种种,最终也没能痊愈。

  相比下,自己以清心丸换来的些许钱数确实有些不值一提,难怪老道士那时候少有靠卖丹丸换钱的想法。

  带着大小包,陈屿去了刘师伯家的粮店处。

  一是看望,顺带送些东西,当初自己初来乍到,山上又一穷二白,若非这位名义上的师伯伸出援手,恐怕早就冻死山头上。二来,也是为了了解下最近山下的变化,问问情况。

  “贤侄难得下山一次,可是把老夫望得紧啰。”

  一进门,刚刚告知了店中小厮,一阵爽朗笑声便传出。

  “师伯勿怪,小侄最近整理道书,看了许多,多出一些疑惑,还望师伯不吝指教一二。”

  陈屿拱手行礼,摆出后辈姿态。

  对方一见,笑声更大几分,显然对此格外受用。

  “哈哈哈,哪里话,老夫不过是一耕夫罢了,久不涉猎道经论藏,书义经理忘得干净,哪还能与贤侄论道。”

  “却非如此,先贤曰:日进,岁载方可成轮。师伯经年老修行,小侄入道时日尚短,自是还有许多要学的。”

  见陈屿一板一眼一副请教模样,刘师伯招呼着坐下,只得接过小厮盛上的清茶一边呷了口,吐着浊气,一边示意面前的年轻人开口。

  陈屿不是为了所谓的请教来的,所以随口提了一些事先想好的问题,既满足了刘师伯,也活络了气氛。

  相谈甚欢。

  看起来有些市井世俗,不过这些都只是交际往来的常识,他虽用的不多,倒也不觉抵触,只是有些无趣罢了。

  很快两人进入正题。

  陈屿将怀中的一木盒放到桌上。

  刘师伯并未多看,一如既往挥手让小厮拿下去存放。

  或许只当是清心丸之类,毕竟往前数次都是如此。

  陈屿并未解释,木盒中放着的是一片熏神静境香,相比清心丸,莫说静心宁气的效用大增,对刘师伯这种曾经修道,且直至如今依旧喜爱阅览道书的人来说,更有增强入定地功效。

  价比千金都不止。

  且燃香对体内无炁的普通人并无副作用。至于用法,木盒内留有纸片,上有详细描述。

  一次一钱,拢共可点燃五次。

  不是他不愿多给,而是这种作用精神的东西给多了反而不美。

  等到用完了,若确定有效,下次下山时再送予一些便是。

  山下芸芸众生,也就寥寥几人能让他记住,而关系最近的,无疑是眼前这位。

  以德报德,陈屿并不为失去这五钱香片而心疼。

  当然,灵液灵气就算了,老人家遭不住的。

  桌前,见东西送下,他便借着交谈之际聊起了最近山下的种种。

  却不料,刘师伯放下茶盏,口中长叹连连。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