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二章虚假的互市,真实的初级资源产地_汉末之并州匪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互市张瑞有所思绪。后世大明开互市,北方边境上百年再未发生大规模战争,南方倭寇亦被平息。张居正的改革正是在这种南北安宁的背景下才顺利进行的。

  甚至直到后金崛起,大明军队都可以安心在东北作战,而无需抽兵与北方蒙古部落征伐。

  若是并州开互市,只允许乌桓、匈奴等部族前来贸易,显然能够拉拢到匈奴与乌桓部落。

  彼辈抢不了中原,就会去抢鲜卑。争夺牧场,是游牧民族刻刀骨髓里的天性。

  但争夺牧场以后,用来养何种牲畜就值得思量了。

  以前,养马、养牛、养羊对游牧民族而言并无多大区别,都能供奶供肉。

  游牧民族亦不是完全的军事狂人,诚然养马能增强军事实力,但养马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马亦能提供肉奶。如果马不能供奶,只作为一种成本高昂的军事物资,游牧民族战马的数量将会在数年内削减到比诸夏还少的地步。

  可是随着毛衣的出现,这种情况无疑将发生巨大改变。

  当中原大量收购羊毛时,养羊的利润将会一举超越养马与养牛。

  逐利的天性,是不分种族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加舒适。

  养羊既能供应肉奶,还能多一份羊毛收入。

  牧民们会立即用脚投票,抛弃养马与养牛。

  乌桓与匈奴抢占的牧场当中将会大规模的养羊,以收集羊毛参与互市。

  而且审配曾经修改过的盐引开中法,至今仍在生效。

  异族想要获取盐引,必须以能左右开弓的奴隶相换。

  这是铁律,不容商量。势必将会引起游牧民族之间的征伐。

  当中原宣布出兵讨伐哪一个部落时,必然会有大量的部落牧民自带干粮、武器随军行动,充当奴隶贩子,去抓捕俘虏。

  作为诸夏贵裔,张瑞一向瞧不上胡虏的财富。这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匈奴所生产的财富,也就堪堪能养活几十万牧民。

  不要看霍去病、卫青一次出兵便能俘获牛羊百万,这已经是胡虏的全部家底了。诸夏获得这百万牛羊,就意味着有十余万的牧民会被饿死。他们的财富就是这么捉襟见肘。

  府库?积蓄?怕是所有胡虏百姓都要问一句,那是什么东西。

  因而双方在互市时,就不存在什么贸易平等。胡虏提供的物资都是诸夏可有可无的东西,而诸夏提供的布匹、盐巴与茶叶却都是事关胡虏生死的至关重要之物。

  怎么看这交易都是诸夏吃亏,而胡虏占尽了便宜,所以彼辈上百年不愿生事端,绝口不提打劫之事。

  但随着毛衣的出现,工业产能的提升,以及盐引开中法的收割效果。

  这种贸易不平等的情况将会逐年发生改变。

  因为,此时的互市已经远远不同于封建时代的互市。

  反而更像后世工业强国,对资源殖民地的掠夺。

  没有任何一个工业强国会不喜欢掌控在手中的初级资源产地。

  依靠胡虏提供羊毛,诸夏以工业产能将其制成工业品,再依靠工业品的利润差价从胡虏那里收割战马、皮革等财富,才是诸夏真正发挥工业实力的手段。

  至于游牧民族是否会自己生产毛衣?张瑞淡然一笑,胡虏总共就几十万人,以他们的生产力,大量人员来从事手工业,谁去放牧养羊?

  工业产能的基础,永远是农业的高度发达,有大量粮食可以供养工人脱离农业,从事工业生产。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