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38节 大雪崩 18_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多的骑兵,一是布琼尼等苏军高层思想僵化,认为骑兵仍然是陆战主力,二是苏联的实际国情所决定的,苏联由于是用“恶补”方式从农业国转为工业国的,所以工业体系还存在很多薄弱处,并且苏联国内交通落后,铁路网和公路网都不足,因此,维持骑兵的规模和受重视程度是对苏军现有装备水平不足的一种弥补,骑兵虽说时过境迁了,但仍然具有一些独家优势,比如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战马明显要强过坦克。另一方面,布琼尼虽然仍然死抱着“骑兵无敌”的落后观念,但他还是为建设“现代化骑兵”而做出了很大贡献,苏军的骑兵因战争形态变化而得到了很大的改革,作战方式与传统作战方式也有着很大变化,苏军骑兵并非一群挥舞着马刀的老式骑兵,而是装备了很多的火炮、机枪等重型武器,这些重型武器由战马拖曳携带是非常合适的,苏军骑兵会把重机枪架设在两匹战马的马背上,为进攻的骑兵提供火力掩护,最突出的特点是,苏军的骑兵其实是和坦克兵混编的机械化骑兵机群,能实现在敌军纵深内进行快速突破,部分解决了苏军机械化水平不足的问题。后世有部关于一战的电影叫《战马》,电影里,英军骑兵挥舞着马刀,直挺挺地冲杀向德军步兵,德军步兵从容不迫地用重机枪群进行反击,英军骑兵毫无对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屠杀,最终,德军步兵把英军骑兵杀得干干净净。这个场景在冠军城北部战场上是没有出现的,因为苏军骑兵已是二战时期的骑兵。

  为了在这场“大雪崩”中一举击溃中国军队,苏军投入了能够投入的最大限度的军力,其中的精锐就是坦克和骑兵,相对而言,由于坦克需要铁路、公路运输,较为费时,故障率也比较高,所以苏军坦克从西线调到东线来的虽然确实比较多,但不是非常多,但苏军骑兵则几乎是倾巢出动,原因很简单,骑兵行军其实比坦克兵更便捷。苏军共有7个骑兵军(都拥有“近卫”的荣誉称号)、24个骑兵师,足有5个军被调到大雪崩战场上,分别是近卫红旗日托米尔第1骑兵军、近卫红旗波美拉尼亚第2骑兵军、近卫红旗格罗德诺第3骑兵军、近卫红旗库班河哥萨克第4骑兵军、近卫红旗布达佩斯顿河哥萨克第5骑兵军,每个骑兵军约一万五千兵力(不完全是骑兵,还有很多炮兵、汽车兵、坦克兵,骑兵占大部分),其中,最精锐的第1骑兵军拥有超过两万兵力,因为该军是布琼尼的老部队,也是斯大林当年起家发迹的老部队,苏军出动的五个骑兵军总计八万余兵力,骑兵超过六万人,此时被统一编为第1骑兵集团军,集团军司令是布琼尼本人。苏军乌拉尔军区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