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9章 只论事迹,不问出身_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优待。比如说,免除多少徭役,有什么好事的时候可以优先。如此一来,就能带动整个社会风气,都会仰慕他们,羡慕他们,学习他们。如此一来,你还怕忠臣义士会少么?”

  崇祯皇帝听得很认真,同时也在思考着。

  如果换了别的皇帝的话,可能会觉得这么做有点小题大做。毕竟在古代,普通人有什么权利?那都是底层蝼蚁一般的存在,死了就死了,又会有多少上位者关心!

  不是说了么,在古代当权者的眼里,所谓的百姓,其实就是地方上的乡绅而已。真正的普通百姓,都没有在他们的眼里,被那些乡绅给代表了。

  然而,崇祯皇帝和他们却又不同。

  他其实是当了一回亡国之君的,逼死妻子,杀死女儿,自己上吊,不但江山不保,而且连儿子也最终一个都没保住。这种国破家灭又人亡的悲惨下场,绝对是深深刻在崇祯皇帝的骨子里了。

  而在这个国破家亡的过程中,崇祯皇帝甚至发出了绝望的喊声:朕非亡国之君,然臣子皆为亡国之臣。然皆诸臣误朕也。

  在他的眼里,这些臣子真不是好东西,也是如此,他抄家才不会手软。

  而历史进程中,他又看到,那些乡绅同样也不是好鸟,一个个富得流油,却想办法偷税漏税,鱼肉乡里。大明会亡国,绝对有他们的一份力在。

  在这样的认识下,刘伟超又给他讲过大道理,说皇帝代表的是最广大百姓的利益,只要他们不反,其他人就掀不起什么风浪的。

  因此,对于此时刘伟超建议的,要优待那些成为忠烈之士的真正的普通百姓,崇祯皇帝压根就不觉得有问题。

  这不,他只是稍微想了一下之后便说道:“这个很好,刚好《大明律》很快就要修改完成,朕就让他们再加上这块内容,就加在《礼律》的《祭祀》卷中。”

  这就等于是用法律的形式,把祭奠忠烈,抚恤忠烈的事情给规定下来。

  对此,刘伟超自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因为这么一来,这种就不再是特例,后世就是想废除,也会很麻烦。

  见刘伟超也是赞同,崇祯皇帝便对他说道:“那朕先挂断了,这就吩咐他们去办这个事情,争取在年前公告天下!”

  刘伟超一听,当然是没意见的了。

  于是,崇祯皇帝便立刻挂断电话,回想了下和刘伟超的整个谈话内容之后,便传旨文华殿议事。

  没过多久,内阁六部并司礼监等大明高级官员便齐聚文华殿。

  在他们见礼之后,崇祯皇帝便问了下《大明律》修改的情况。

  一如之前他所掌握的,就听首辅贺逢圣奏道:“陛下,《大明律》剩余部分,月底便能完成!”

  这个《大明律》的修改,并不是所有的都完成之后,才呈送御览。

  《大明律》一共是三十卷,每修改完成一卷之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