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错综复杂_风流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口朗声道:“不知陶公召浪前来有何要事吩咐?”

  陶谦还是老样子,一脸病态,真不知他能撐多久,只见他缓缓开口道:“之清来徐州已有多曰,一却安好否?”

  张浪哪里不知这只是大话前奏,连连感激道:“陶公相待如此之厚,浪十分感激。”

  陶谦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有些伤感道:“自黄巾暴乱来,老夫领徐州牧近十余载,上思报国,下安百姓,如履薄冰。然汉室累累可危,而陶某又录录无为,时常心伤不已。”

  张浪一时间摸不清陶谦的含意,只能拍下马屁道:“陶公此言差异,在下在道途中听闻,陶公后统治下的徐州,百姓殷盛,谷米丰淡,流民多归之。时有淮南袁术虎视眈眈,泰山外有贼军,陶公能到如此地步,不易也。”

  陶谦苦涩的摇了摇头道:“正因为徐州丰富,才多有窥伺者,而且文武人才缺乏,许耽、曹豹、章诳三人,均非出色的将帅,名士陈登父子、糜竺兄弟,都是徐州地方的豪姓大宗。但均和谦持有不合作态度。赵昱最明显。”

  望着了全神贯注的张浪接着有些沙哑道:“众人皆言吾和黄巾军的关系暖昧不清,和纵寇抄,其实并非如此。想想我陶谦一心为汉,到头来落个如此名声,心生哀意。”

  张浪一愣,有这种事情。不过随既正容道:“陶公,我等赤血忠胆,行天下大义,为谋百姓安稳,何拘小节。陶公如此,想来必是有因。”

  陶谦有些感动,两眼赞许道:“知我者,之清也。要知道徐州兵无大将,无能征善战之人,要想杀贼,难呀。”

  张浪听的头大如牛,想不到陶谦所说出徐州事情会如此复杂。

  原来,地方名士,大姓宗族的代表,赵昱,二靡等,他们的政治选择直接代表着地方宗族势力的政治取向,他们的不合作态度实际上表现了徐州地方势力对陶谦的敌视态度。这种敌视态度的根源在于陶谦对待徐州黄巾余党的态度。

  传闻陶谦和黄巾义军的关系却暖昧不清。危害到地方宗族的利益,激起大姓宗族为代表的地方势力的仇视,其不合作也就容易理解了。

  而陶谦对地方大姓宗族,既不能威逼,又不能镇压,唯有放纵几人。而徐州形势越来越有控制不住的倾向。

  张浪想了想,这个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陶谦对待黄巾党的问题上。他对大汉的忠心是不容致疑,那他为什么又要放纵黄巾贼呢,唯一的解释就是曹豹,许耽所领的丹阳军不听陶谦指挥,镇压黄巾不利,或者根本没有去做,兵权又都在他们手中,陶谦亲信极少,支持者又不多,想对付也没有办法。

  张浪顺藤摸瓜,接着又想道曹豹等为何不听陶谦,想想后来曹豹先投刘备,后投吕布,问题迎刃而解。许耽,章诳之辈,更像墙头草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