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 入泮礼_奋斗在五代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倩影渐渐远去。

  自刘从义回到开封后,李延庆为乌衣台六大部门的建立而日日操劳,时间就在忙碌中悄然流逝。

  今日是显德元年的十一月初三,也是开封国子监正式开学的日子。

  卯时刚过,李延庆迎着清晨的寒风,独自骑马来到了国子监。

  身着淡蓝色的襕衫,头戴黑色方形巾帽,李延庆与同样装束的五十一名新生一起,在六名国子监博士的带领下,举行冗长的入泮礼。

  入泮礼是国子监每年新生入学时,例行举行的入学大礼。

  新生们需统一穿着规定的学生衣冠,依次拜笔、入泮池、跨壁桥,而后上大成殿拜孔子像,最后再拜见各自的老师,奉上束脩六礼,如此才算正式入了国子监。

  入泮礼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严格按照礼记来进行,容不得丝毫差池。

  与此时的科举分科取士一样,国子监内按照科举的科目,在内部分有三馆,十余个学科。

  李延庆的目标是通过明法科,所以当初报名时填写的便是国子监律学,举明法科者皆入律学。

  律学在国子监内算是一门显学,律学馆正是国子监三馆之一。

  但是明法科却不是科举考试的显科,因为以明法科入仕者宦途狭窄,若无背景,仕途的顶点仅是八品的县令。

  故而今年的五十二名新生中,选择律学就读者仅有三人。

  相比于受到学生冷落的律学,为进士科输送考生的太学,在国子监内是当仁不让的第一馆。

  今年的国子监新生中,进入太学馆就读者高达四十五人。

  三馆之中,除了太学馆和律学馆外,还有一馆名为广文馆。

  但这广文馆并不常设,只在每年的八月份至来年的三月份开设,专门用来接收外地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官宦子弟,同时这广文馆也并不教授任何经史知识。

  除此三馆外,国子监内还开设有十余门杂学,譬如史学和算学。

  相比起这两个科目,律学却显得热闹得多,因为史学和算学这两科今年一名新生都未能招到。

  史科亦是科举考试中的一科,专门替朝廷录取编写史书的人才,光一听就知道这科目没多少前程。

  而且这史科每年的录取人数还极少,毕竟编写史书的官员数目需求不多,有那么十余名就足够了。

  往往是老史官退休了,朝廷才会在当年报考史科的考生中录取一到两人。

  所以今年的五十二名新生,选择史学的是半个人都没有。

  至于算学,那就更惨了。

  朝廷开算科的目的,本是为了招揽精于算术的人才。

  毕竟现在朝廷每年征收的赋税来自一百多个军州,且赋税的组成成分还很复杂,有草料有布匹有铜钱,还有数种粮米。

  要将每年的赋税算清楚是一件极其困难且艰巨的工程。

  故而负责财政的三司中,算数人才的缺口还是挺大的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