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7、团聚_万万没想到准太子是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府,从四品。在一品二品极罕见的年代,四品乃高官的分水岭。即四品以上为权贵,四品以下是寻常。然到了本朝,六部尚书皆二品,从四品的官员,搁在中枢可真不够看的。地方上的四品,就更磕碜了。

  汤宏等人愣是想了好半日,方从记忆深处把彭弘毅是何方神圣刨了出来。也得亏他是宁江知府,算杨景澄昔日同僚,否则殿中这等成日间能直面帝王的权贵们,够呛能知晓世上还有个叫彭弘毅的官僚。

  可也正因为在场诸人纷纷记起了他的底细,便是叫杨景澄梗了个半死,反驳的话再也无法说出口。在官场上,连升三级乃至高祝愿,这还只是升,而非跳。然而,有两种情况,是无论怎样擢升,旁人都无话可说的。

  第一种,乃从龙之功,譬如历朝历代的太子潜邸旧人,哪怕卑贱如土,一旦太子上位,自然平步青云;第二种乃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古时卫青一介家奴,待他姐姐成了皇后,他便是当之无愧的国舅。否则凭他如何惊才绝艳,想成就“逐匈奴于漠北”的伟业,都几乎是不可能的。

  搁在眼下,康良侯与宣献伯是第一种,因此他们升公爵已是铁板钉钉,家里子侄再捞个甚世袭罔替的子爵男爵的,亦不足为奇。而彭弘毅,便属于第二种了。

  而且,彭弘毅远非止“鸡犬”那般简单,犹记当年杨景澄为避开争端,外放南下,刚落地便赶上了百年难遇的大洪灾。彭弘毅与杨景澄同在洪水里挣扎,一起在波涛汹涌中抢过险;一同在满是灰尘的阁楼仓库里睡过觉;一并携手踏遍宁江土地,督促农耕、抚慰百姓。

  最令人赞叹的是,乃杨景澄遇刺后,彭弘毅庇佑了他滞留在宁江的家眷,甚至给出承诺,如若杨景澄夫妻皆陷落,他愿奉养杨景澄的内宠。这是何等的情谊?

  说他与杨景澄有过命的交情,绝不夸张。

  这么号人物拎出来,纵然满朝文臣有千万条规矩可说道,却也无一人敢跳出来指手画脚。这是吏部尚书,非天子心腹不得担任;亦是新皇三把火的真正开端,谁敢驳回,便是明刀直仗的挑衅新皇。

  章鸿祯尸骨未寒,宫内外万千将兵在游荡。众文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是无人敢做出头鸟,竟是默认了。

  杨景澄的嘴角勾起了一抹笑。对朝堂,他是陌生的。便是今日能站在此处的,皆与他有几分香火,却也仅限于香火。他牢牢记着昔年章太后的教导——想要站稳脚跟,必得有自己的嫡系班底。他不曾做过太子,自无潜邸旧人。

  彭弘毅乃是他在文臣中唯一的亲信,若只是升个官,以报当日雪中送炭之情谊,未免太可惜了。似他那等混了几十年官场的中阶官员,同僚同年无数。以他为突破,很快便能补齐吏部的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