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0章 惆怅_大秘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郭伟手里有千亩地,就像暴发户一样嚣张起来。

  乡党委会连开了三天,三天都是郭伟做不同内容的报告。报告内容分别就地价、建筑格局、建筑单位,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均有非常明晰的安排。我坐在他旁边,心不在焉地听,心里想着如何去薛冰家里,如何开口说黄微微的事。

  会议的最后一天,郭伟提议全乡干部放假三天。三天后,所有干部取消任何形式的休假,全力以赴筹备迁址事项。

  郭伟的放假提议并没有引起干部的热情。乡干部平常上班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苏西乡地处深山,地势险恶,外面世界风起云涌,苏西乡依旧波澜不惊。通了公路和电后,境况稍微改变了一点,开始有人从公路上出去,去外面的世界打工看口岸。

  又由于四乡八村的人大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是叔爷,就是姊妹,即便有了矛盾,也是请几个年老的人,中间说和了事。

  千百年来,苏西乡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没有风浪,也没有欣喜。平平淡淡,就好像乡民们每日早上煮的白粥,了无新意。

  干部们闲着无事,又多半边户,每日的时间就交给了家里,帮着忙活农田,或者一门心思养着猪牛。柳权主政时,整个乡政府没有节假日的概念,有事叫一声,大家回乡政府办事,没事各忙各的,谁也不管。

  到了朱士珍代理时,曾经想要恢复正常的上班制度,也搞了一段时间的每日签到,终究顶不住全体干部的抵制,最后也无疾而终。

  郭伟上任,大刀阔斧。上班制度与工资直接挂钩,缺勤的扣当日工资,外加处以三天工资的罚款,连续半月不上班者,干脆直接辞退。

  政令一出,全乡哗然。乡干部可以没有上进心,但不能没有这份工作。

  这份工作是什么?是地位,是身份,是荣誉。

  虽然是一个普通的乡干部,到底也还是个国家干部。

  只能在苏西乡混日子的干部,上头基本是一片乌黑。但凡有半点背景的人,宁愿在其他乡做个普通的干事,也不愿意到苏西乡谋个领导职务。

  这是春山县所有干部的共识!

  在苏西做干部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被打击流放的干部,比如我,当年来苏西的时候,就是一个异类,仿佛苏西乡,就是春山县的西伯利亚。还有一种就是土生土长的干部,比如柳权、朱士珍。如今情况不同了,鸟枪换炮——苏西乡的名字在省报上出现了。

  中部省的干部据说在一次常委会上提到过苏西乡的名字。这预示着本来像一堆臭狗屎一样的苏西乡,一夜之间变成了香饽饽,所有的干部都想来插一脚,因为只要插足进来,就预示着升迁的机会到了。

  可以没有上进心的干部,不可以有人来损坏自己的经济利益。半边户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