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1章 一山不容二虎_大秘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启蒙听完我的汇报,一掌拍在办公桌上,铁青着脸半天不作声。

  我如释重负般轻嘘一口气,压在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所谓一石二鸟,不过如此。刘启蒙关培山两人,一辈子捆在一起,平时大家都笑脸相迎,你好我好大家好。一旦真遇到事,莫不想致对方于死地。

  当年的书记关培山,根本不把县长刘启蒙放在眼里。在关培山看来,刘启蒙就是个迂腐的人,成不得大事。读古书的人,学的都是儒家治国持家的东西。关培山也读过古书,毕竟涉猎少。

  关培山十五岁参加学运,学的是一套激进的理论。到后来参加革命建设,把原来学到的一些东西,全部当做糟粕弃之不用。而刘启蒙不同,外面世界烽火连天,他还在小屋里一心只读圣贤书。

  两个人因为工作的需要,被组织捆在一起,却永远也尿不到一个壶里。

  按理说,刘启蒙贵为一县之长,在政府的层面,他是理所当然的老大。可是关培山不管这一套,要求县政府的所有工作,必须征得县委同意后才可进行。

  刘启蒙就像一个怄气的小媳妇,关培山像一个小脚婆婆。两个人不对眼,处事莫免有偏差。

  市委也听到关于他们两个的事,却一直不分开他们。道理很简单,相互制约。

  实际情况是关培山能制约刘启蒙,刘启蒙却丝毫撼动不了关培山。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刘启蒙终于逮到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就是我表舅赴衡岳市履职。

  衡岳市的干部,从市委书记陈书记,到所有的市委市政府干部,几乎没有几个外地人。本土干部虽然熟悉工作,却因为太熟悉,未免不结成一张张硕大的关系网。因此在衡岳市官场,官方语言就衡岳地方土话。

  衡岳市的干部上电视新闻,张口就是土话,这让很多外地的衡岳人感到丢脸。试想连普通话都说不好的干部,本身的素质有多高?又能带领老百姓干出什么营生?

  衡岳地方官场里,父子局长,兄妹书记,连襟科长的现象比比皆是。随便一个小干部,背后站着什么人,谁都不敢小觑。即便一个小小的办事员,或许背后也站着一个高不可攀的人物。

  关培山是土生土长的干部,在衡岳市官场里经营了一辈子。他的关系网,不是一句话能说得清楚。拔出他一个萝卜,不知道会带出多少的泥。

  因此,刘启蒙放眼衡岳官场,能撼动关培山的机会少之又少。

  我表舅就在这个时候空降衡岳市。刘启蒙就像猎狗闻到了猎物味道一样,紧紧跟了上去。

  这样一来,关培山的问题开始逐渐暴露,出现了他被纪委约谈的事。刘启蒙得一先机,把县委书记的位子捞到了自己屁股底下。原以为从此天下太平,谁料到关培山摇身一变,成了衡岳市经济领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