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九章 去宁边建设纺织厂_大宋混世魔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且物价飞涨带来了中产家庭的破产,他们逼不得已就会卖房子卖地,这是李邦彦乐于看到的!

  汴梁地价金贵,有钱也未必买的到——主人不卖。

  现在他们被现实逼得不得不卖房子,李邦彦当然要趁机下手了——他这个宰相可以说是历任宰相里面最穷的,这怎么能让李邦彦面子挂得住。

  物价还在涨,还不断有人饿死,但是这对李邦彦一点影响都没有。

  不只是他没受到影响,汴梁城里的权贵世家都没受到影响。

  本时空是农业时代的巅峰,而农业时代的战略物资是粮食。

  任何权贵世家,都储存着足够吃几十辈子的粮食,他们根本就不会从市面上购买粮食。相反的,很多人其实就是大粮商,粮价越贵越好,越贵才越赚钱,才能更多的攫取利益,抢夺土地。

  粮价继续再增长。

  近卫团的军官迅速制定了三条计划送交秦牧。

  第一条当然就是亮出近卫团的身份,旗帜鲜明的以正规军的形象打下滕县,从而成为这片地方上的正式话事人。

  滕县所有粮食,不管是县城常平仓里面的,还是各大富户粮商的,一概归近卫团统一支配。

  第二条就是化妆抢劫。不穿军装,冒充流窜的土匪,把各大粮仓洗劫一番,粮食拉到微山湖来。

  第三条操作起来比较复杂了。石遗等人现在越来越能理解秦牧的思想,他们也越来越能站在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条计划是让百姓中受欺压的人起来告状,状告各个大地主,然后近卫团再出面,把地主给法办了,家产冲公,这样粮食也就能归了近卫团。

  这正是秦牧在利国监对付张家的计策,石遗给拿了过来继续用。

  秦牧面对三条计策,也是有点犹豫不决。

  这三条计策各有各的优点,但是也各有各的缺点。

  第一条就是扯旗造反。见效快,可是后遗症比较多。只要打了滕县,自己就是反贼了,和张过方腊一样。朝廷不能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面对。

  第二条没有造反的危险,可是却有着巨大的隐患。秦牧一直不希望近卫团有土匪的行动方式。

  近卫团在秦牧心中,是全新的一支军队,有着崇高的理想和无坚不摧的武力。如果这样的队伍以土匪的面目行动过,即使是迫不得已的一次,也会留下黑历史。

  这是秦牧非常在意的,所以秦牧首先就否决了第二条。

  现在就剩下第三条和第一条了。

  第三条其实是最有利的行动计划。

  以百姓为主体,借助百姓的力量,打击地方上的宗族势力,这其实是一举三得。

  第一,粮食问题解决了;第二,宗族势力扫清了;第三,近卫团还没有暴露——至少没明面上扯旗造反。

  好,那就第三条,虽然时间慢点,但是一点没有后遗症,还占据道德的制高点。

  这件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