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那些年》首唱_生于1984:绿帽辉并不知道第二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一下。

  “你是说一开始你的目标就是票房破亿?”

  “对!”

  “可是,《绣春刀》的制片成本只有不到1500万!”

  “我知道,所以说是目标嘛,最低期许是能收回成本。”

  许辉解释了一下,所谓的目标也是分等级的。

  “我能问一下,这次的《那些年》,你的最低票房预计是多少?”

  “这个,总要比第一步票房高嘛,否则,岂不是说我在退步!”

  都上《天天向上》了,还不赶紧吹牛逼,等啥呢?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呀!”

  王涵摇了摇脑袋,感慨了一下。

  他对电影圈不算太了解,这是他的优点,知道知足,坚决不随便涉足其他领域。

  无数人想找他演电影,电视剧,都让他给推了。

  没有几个人可以在好几个领域同时赢得掌声的。

  要有自知知明!

  主持人就应该好好的主持,演员就应该好好演戏,歌手,就安安稳稳唱歌,发专辑,整什么综艺、段子,还玩跨界,跨你妹!

  ……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呆呆的站在镜子前,笨拙系上红色领带的结…”

  许辉现场演唱了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主题曲《那些年》。

  配合大屏幕闪烁的预告片片花,现场很多人听的很感动。

  本身这首歌就是为了电影准备的,结合电影画面怎么可能不好听?

  “谢谢,谢谢许辉刚才的演唱!”

  “挺感人的,感觉这首歌是为了这部电影量身打造的!”

  “对。”

  许辉作词、作曲的歌曲《那些年》在《天天向上》首唱。

  “听说这部电影的剧本是你从台弯一位作家手上购买的?”

  王涵主动聊到电影《那些年》。

  “嗯,原著是九巴刀的自传体小说,我看了之后觉得很感动,就动了改编的念头。”

  “我知道这本书,我有读过!”

  欧迪举手。

  他是台弯人,读过九巴刀的原著很正常。

  “九巴刀老师原著里面有不少台弯方言,我把它改成了杭州话,整个背景也置换到了2002年,我相信应该会有人喜欢这部电影…”

  “《那些年》这部电影什么时候上映?”

  王涵突然打断。

  “4月30号!”

  “4月多少号?”

  “4月30号!”钱峰马上接梗。

  “哪个月来着?”

  “4月30号!”欧迪再次重复了一遍。

  挺尴尬的,感觉这几个人整场就说了这几句话!

  真搞不懂为什么要留下七位主持人,为了对应葫芦娃?

  尤其是韩国的那位小吾,保持一贯的风范,背景板。

  至于昊二,因为中日关系的天然敌对,即使他有发挥的余地,也不太可能让他成为主副咖。

  俞浩明其实就是借助《天天向上》这个舞台宣传自己,选秀歌手想混出名堂不容易啊,不是每个选秀歌手都叫李羽春、张洁…

  欧迪大概是知道许辉不太喜欢港台演员,所以,没有太过放肆…

  至于钱峰还有田原,暂时这两人的锋芒全都被欧迪掩盖住了…

  刚才的那一套,花式宣传电影,许辉在无数即将上映的电影上面见识过。

  作为旁观者感觉挺无聊的,太谄媚了一点。

  但亲耳听到,别说,虽然梗很老,但是效果蛮好,至少许辉心情挺舒坦的。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