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二章 《十三钗》_生于1984:绿帽辉并不知道第二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钢琴师》等一大批唤醒他们民族的电影,中国只有《南京!南京!》…

  关键是张伟品,他那张嘴太惹人厌了!

  还有,电影宣传上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

  先是以提高最高票价单挑八大院线,众院线群情激愤威胁抵制《金陵十三钗》的放映,最后电影局出面调和才出现了上映时平均票价41元。

  然后,轰轰烈烈加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角逐,并为此在片中处处苦苦心经营,以至影片中布满了好莱坞类型片似的针脚。

  最后铩羽而归…

  还有一点,《十三钗》还在拍摄时,张伟品就扔出豪言要让该片的票房过十亿!

  这种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作品,只考虑国外的什么电影奖和多少票房,从根本上就忽略了国人的感情!

  ‘有句话是什么来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张一谋自《英雄》后,他的电影几乎都大同小异,只有形式毫无内核。从李鞍的《卧虎藏龙》和陈恺哥的《霸王别姬》来看。我想,我们的导演应该好好反思。’

  这是电影评论家对于《金陵十三钗》的评价。

  简而言之,因为宣传的关系,在很多人看来,《金陵十三钗》就是一部张一谋用来冲击奥斯卡的作品!

  它也确实如愿以偿入围了金球奖,但是却被奥斯卡拒之门外,甚至连提名都没拿到…

  《金陵十三钗》灌输的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完全相悖。

  我们的导演很了解妓女,但不了解基督教,更不了解平等,这样的影片怎么可能获得西方的认可?

  女学生的命是生命,难道妓女的命就不是命了吗?

  凭什么要让妓女为女学生们赴死?

  结果,我们还感动的一塌糊涂…

  东方的价值观跟西方的普世价值观直接冲撞…

  电影的一大败笔,是让教堂的女学生们爬上教堂钟楼要自杀,从而引出商女替死之慷慨。张导真心一点没有考究,天主教徒是不允许自杀吗?自杀相当于叛变上帝啊!

  我们不了解这些,可是,西方人难道不了解吗?

  这样的错误还想拿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还有,张伟品宣称的中美两地同时开画,现实情况却是仅仅只有不到90家影院开画,最终票房也仅仅只有31万美元…

  距离张伟品一个亿的小目标差的很远…

  《好莱坞报导者》批评称:在好莱坞只有最愚钝的制片人才会在南京大屠杀这样的灾难中注入性的成份,但这却成了《金陵十三钗》的核心元素。整部影片做作而缺乏说服力!

  一些外国的影评人也认为《十三钗》的故事讲得有些过火了,他们觉得张一谋可能讲述的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而且像基督徒自杀、以及十二月份妓女们穿旗袍摇曳生姿等情节,也是硬伤。

  而且就算《金陵十三钗》把关注点从秦淮女子转移到书娟她们这些教会学生,估计也没戏。

  碰到了《一次别离》!

  阿斯哈·法哈蒂,二十一世纪最接近大师的一位导演…

  ……

  原时空,许辉受到不少影评的影响,下意识就觉得《十三钗》是一部超级无敌大烂片,所以,他一直拒绝观影。

  偶然的一次点开豆瓣张一谋作品,发现《金陵十三钗》的评分已经攀升到了分。

  他才恍然大悟,看来,这是一部严重低估了的作品!

  张导,我欠你一张电影票!

  于是,他去看了《长城》…

  感觉从此再也不会爱了…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