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章_细说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不限于康熙一朝,可惜的是康熙力图整顿,而整顿不出多大结果来;常常减赋、免赋,而徒供贪官污吏中饱,老百姓受不到实惠。

  当时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是丁银与田赋。男子十六成丁,六十而免。每丁每年的“代役钱”,各省各县不等,最少的是银子一分五厘,最多的是八九两,普通在五钱与一两之间。

  少数狡猾分子“投充旗下”,甘心当旗人的“包衣”(奴才),免纳丁银,甚至把自己的田地也在名义上献给旗人,再用“佃户”的身份领回,藉以免纳田赋。也有不少的人,用同样方式依附汉人绅耆。绅耆是地方上回籍退休的大官,或现任大官的子弟亲戚,照例丁银也不出,田赋也不纳,督抚与州县官对他们巴结之不暇,怎敢和他们为难?

  两江总督郎廷佐是一个例外。他在康熙十二年就任,清查了一下属内积欠的“逋赋”,查出四百余万两之多。他把所谓逋赋分成三类:官侵,(二)吏蠹,(三)民逋。列了一个表报告康熙,而且指出姓名,包括一位在朝作官的状元徐元文在内,说徐元文的家属不缴丁银,不纳田赋。(这徐元文并非坏人,坏人是他的哥哥徐乾学。)

  顺治末年,中央每年的税收有银子二千一百五十多万两(包括田赋的折银在内)与粮食六百四十多万石。到了康熙中叶,在打平吴三桂、接收了吴三桂所割据的云贵地盘以后,税收仍不过是银子二干六百三十多万两与粮食四百七十多万石。银子虽则多出四百八十万两,但粮食少了一百七十万石,以一两抵粮食一石(当时的平均价格)来估计,所多出来的不过是二百五十万两而已。康熙的积年整顿,可谓白费心力。

  康熙除了丁银与田赋两项收入以外,尚有盐税二百七十万两左右、关税二百万两左右。但是所有的税收加起来,也不过相当于三千六百万两而已。

  他本人竭力俭省,把宫廷的开销减到最低限度。他说,明朝末年宫内每天要花费一万两银子,他一个月只准内务府花五六百两银子,加上各项赏赐,也不过是一千两左右而已。明朝末年宫内烧木柴,要烧二千七百八十几万斤,他只烧了六七万斤。明朝末年宫女有九千人,太监尤多,他只用了四五百人。

  宫外的军政各费,他也管得很紧。治河不得不花钱,靳辅用了二百多万,很值得。

  最花钱的,自然是几次战争。打吴三桂及其孙子吴世璠,一定花了极多的钱。三次亲征噶尔丹,与用兵西藏,也开销了不少。

  康熙年间,每年经常费的支出共有多少,史无明文。我们仅知道,在乾隆三十一年,是三千八百六十五万两以上。这个数目,并未包括直接支付兵士与旗人的粮食,与每年八十万两左右的河工维持费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