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6章 524曹操:还是得让天子听话啊(求订_三国之我为丞相搞后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因计口授田制于庶民有益,出身世家的他很清楚,一旦推行,大乱又该起了。

  而曹操派人在朝议上说这事儿,摆明了就是想要让刘备领了天子的命令去推行此事,以离间他与世家的关系。

  可是,这时候的天下,已经不起折腾了,再折腾下去,大汉朝真就要分崩离析了。

  但目前看来,曹操与刘备,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坐下来谈。

  也是,两人都难为人臣,如何可能真的和谈呢?

  这段时日,他也想了不少。

  自上次收到那一封匿名信后,他发现自己不能再用以前的眼光去看待曹操了。

  曹操做了这么多事儿,对大汉是有功劳,可狡兔死,走狗烹,功高盖主的道理放在任何时代都是适用的。

  这时候的曹操即便没有那样的野心,也得有自保的手段,更别说,曹操的野心在很久以前,就显露过的。

  而刘备呢,出身微末,却在整个大汉朝内名声很好,像是上天派来要拯救大汉的第二个光武帝一般,异军突起,实力斐然,若非曹操阻拦,中原各大世家搞不好早就投奔过去了。

  只有此时天子位上的刘协,风雨漂泊了这么久,似乎终于看到了重现辉煌的希望,但其实也仍在曹操的掌控之中。

  到底,刘协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军队。

  于是荀彧长叹一口气,答,“此策虽好,但缺陷良多,若是推行,怕要引起更大的动荡,不利于朝廷。”

  “臣也是这般以为的,是以,不如先在交、扬、荆、益等地广人稀之四州先行推行,实验一番。”那御史仍然不放弃,“大将军于四州之地名望甚重,不若请大将军配合,此计定然能成。”

  刘协眉头皱的很深,这御史,压根就是不怕他这个天子,听了曹操的命令就往上冲。

  “程御史,此事仍需再议。”

  “陛下,此计乃是利民利国之大策啊!”程姓御史又高呼。

  其他臣子此时也知道如果不能把这个人按死,那今日的廷议还真是没法了结了,于是纷纷出口对线。

  整个朝堂,于是闹哄哄的如同菜市场一般。

  刘协听得青筋直冒,于是一甩衣袖,气的直接离场。

  荀彧微微叹气,这日子啊,难熬的还在后头呢。

  第二日,朝议又出现计口授田制。

  第三日,依然如此。

  而这消息,在邺城已是传得沸沸扬扬,很快便往南方扩散开去。

  “计口授田制,本刺史倒是知晓。”

  襄阳,一众世家齐聚,蔡瑁作为新任荆州刺史,又是黄月英的舅舅,哪里能不知道此事。

  “原是几年前,楚安君受天子封赏,有了一个县的封地。”

  众人点头。

  “可偏生,那封地里头有几个小家族不甚听话,又欺压百姓欺压的厉害,没办法,阿楚便只得把他们收拾了,而后便在楚安推行了此制度,算是给了庶民们一个交代。”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