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二章 套路_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河。

  后来三转桥、南桥湾、南河塘、北河塘等地名,便是从那个时候流传下来的。

  在河塘的旁边还建有水亭,当时河塘里有专门的画舫供游人乘坐。

  明朝的时候,每到夏天,四九城内的百姓大多都会来到天桥,看看荷花,游玩一番,不论是坐船还是步行,整天都络绎不绝。

  如果当时天桥的河塘里要是能跟后来一样任意划船,想必会跟北海一样划船的游客络绎不绝。

  到了清朝初年,随着王朝的更迭,天桥的荷塘也没人管理,荷花也就此荒芜,空留给人们一个过去的印象。

  这时候天桥的南端因为接近先农坛和天坛,已经禁止百姓在这里盖房子,靠近桥的东西两端,只有官家盖的房屋十间,东西各五间。

  步兵统领衙门在这里靠北的地方盖有官厅三间,再往北则有几家卖“碗儿酒”的小酒馆、饺子馆和小吃摊。

  一直到乾隆年间,天桥的北边才渐渐的兴旺起来,新开了不少酒楼,文人雅士络绎不绝地前往天桥游玩,曾经荒废的天桥,一时间又重新被人记起。

  天桥一直到清朝道光、咸丰年间,最终走向了平民化。

  许多流动摊贩因为天桥不需要缴纳摊位租金,可以随便摆摊便都聚集在这里,摆上各种杂货供百姓挑选,后来渐渐的形成了一个市场。

  在天桥的东西两端有着显着的区别,东边主要是各种摊贩,做买卖营生的,西边则是平民的乐园,各种卖艺的艺人在空旷的地面上设立一个卖艺场所。

  在靠近天桥的西边,开有一个俗名叫王八茶馆的福海居茶馆和五斗居,北边有劈柴陈茶馆,西沟边有鸟市。

  每天一大早,天桥卖艺的梨园行先在靠近先农坛的空旷处喊嗓,耍把式卖艺的也在这里进行早锻炼。

  一天天的西边比东边越来越热闹,但也仅仅赢得了普通百姓的叫好,比起明朝时已经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从1895年将正阳门外向南一直到永定门翻修马路,将原来的石条拆去,换成碎石子。

  再到1909年外城巡警总厅与市政公益会商定,由官商一起合组一个公司,招股办理香厂地方事务,做一个模范市区。

  于是将琉璃厂厂甸庙会改迁到万明路,设立临时商场,同时收购民房,开始了拓展,香厂也开始渐渐的正规起来,天桥也开始了它逐渐的改变。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