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零三章 晋大学士_大宋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在这时,身后一阵响动。

  赵匡胤吃了半条猪腿,香的心满意足,又怕油腻,所以到了半碗嫩米粥,边喝便来找儿子。

  眼见劳改犯们在烈日下也要干活,晕过去被弄醒还要继续。

  赵匡胤也情不自禁嘴角抽搐,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

  回到众大臣之中,赵匡胤道,“我先还以为德昭为了哄我,故意搞得假招子。想不到居然是真的,这三村百姓,真的过上了不错的日子。诸位可还有疑问嘛!”

  众大臣连连摇头,齐声说没有了。

  赵匡胤点了点头,“这么说来,这占城稻的试验算是大获成功!以后我大宋子民再也不必受那饿肚子的苦了。你们可都得记住吾儿的功劳啊!”

  众大臣齐齐向赵德昭躬身致敬。

  赵德昭优雅的弯腰还礼。

  “工部的人谁来了?听旨!”

  一声令下,工部尚书任至仲以下,大小官员跪了一排。

  “着即将占城稻捡那最好的稻种,推广至河东,河西,京东西,京东东,江南东五路种植,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

  “赵德昭听旨!”

  “臣在!”

  “念你发现,培育,推广占城稻种有功,封你为资政殿大学士,入翰林学院学习着。”

  “臣……遵旨!”

  赵匡胤这一道旨意,可是谁都看不懂了。

  资政殿大学士,轻易不授的,授予的也都是曾经做过宰相的一品大员。

  众大臣和赵德昭一样,一开始都以为赵匡胤这是要重用赵德昭了。

  只怕不给个宰相,也是个三公一类的大角儿。

  没想到是入翰林院学习。

  这翰林院里的翰林,品级都不低,二三品,和六部尚书,侍郎平级。

  但纯属虚衔,并无实权,无非也就是站在胜利者的立场,编个上一朝的历史,或者记录一下皇帝生了几个子女,春天睡了几个妃嫔,冬天吃了几回火锅什么的。

  所以大多都是由朝中的大员们兼任,听起来官名一大串,又能显示皇帝的恩宠。

  赵匡胤封赵德昭为资政殿大学士,却不给他实权,而是让他入翰林院学习,用意也很深远。

  一是让他留在自己身边学习儒道,心中存了仁心,以后做事就很少会让人再说残暴。

  另一点就是压下大臣们不信任的想法,位置先占着,实权又急什么。

  本事学好了,天下都是你的。

  晋王派系的人群中,有人窃窃私语,

  “既是让齐王入翰林院学习,那这五路推广稻种的差事……”

  “有戏!齐王不能亲自出去推广,那岂不就是……”

  “圣上还是英明,做事留一半,咱们也能喝口汤。”

  众人心有灵犀,都是相视一笑。

  这可是好差使,既能收买民心,还能成为政绩,最重要的,奉旨办事,好处多多,还没有人敢嚼舌根。

  众人都看向晋王,希望他把这个大好美差抓到自己派系手中。

  赵光

  请收藏:https://m.675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